我吃过最难以下咽的东西就是烤毛蛋。那次就是我们几个朋友一起聚会吃烧烤,其中有一位朋友非常喜欢吃毛蛋,就叫了几串。之前我对毛蛋的了解只是听别人说过,自己从未吃过,也从未了解过什么是毛蛋。那天我就问朋友什么是毛蛋。朋友告诉我,通俗的说法就是鸡蛋还未孵化出小鸡的蛋就是毛蛋。我一听还是懵懵懂懂。当烧烤员给我们端上毛蛋,我认真的看了下,外面裹得是一层面之类的东西,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朋友告诉我,让我尝一下说非常好吃,我也没多想就咬下一口,我一口下去感觉自己咬到了毛毛的东西,我立刻吐了出来,我一看这不就是小鸡的毛和骨头吗?原来毛蛋就是这样的啊。这时我才明白朋友说的话。结果大家应该懂得,我吐了半天,烧烤都没吃好。
我对面一个早餐店老板炒的河粉,应该是我这几十年吃过最难吃的东西。那天我朋友来我店里玩,我正在忙。他见我没吃早饭。就去对面买了一个炒河粉。我知道是他家的,但是我没料到会有那么大的惊喜在等着我。第一口,就感觉卡在了喉咙里。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油。再吃一口,又没有盐味,整个泛着一股糊味,一种难以形容的口感也浮了上来。说苦不是苦,说涩不是涩,说辣不是辣。没办法直接放在那里了。当朋友的面不好说什么,只能说感觉不饿。等朋友一走,直接把那河粉扔垃圾堆去了。一个河粉能炒成那样,我也是很服气的。
截止目前始终没敢下口滴——羊憋汤、牛憋汤。第一次听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有心理阴影了,因为柳州方言的米共田就读“憋”(第四音)。当时一起去县城的朋友一副被雷劈的样子,呆呆滴看着路上的一坨坨和一颗颗,问:这个恁子做菜吃?后来才晓得这个汤滴原料不是地上的一坨坨和一颗颗,而是胃里面的东西加上杂碎熬成滴汤,据说对治胃病有奇效(吃什么补什么原理吧),而且没是随来随有的啵。尽管如此,面对这锅绿绿的汤,朋友讲我没识货也好,没口福也好,反正没敢下口。
臭鸡蛋。这种臭鸡蛋可不是特殊方式加工的,就是因夏天天气太热,鸡蛋不好放,自然臭了的鸡蛋。磕的时候都要小心磕,不然砰的一声能炸了,黑色的臭鸡蛋液四溅,恶心死了。但在儿时农村,鸡蛋是金贵东西,即使鸡蛋臭了,那也是不舍得扔的,一般都是磕在泥碗里,加了盐、葱花,滴几滴花生油,贴饼子时在锅梁子上大火蒸熟,那一股臭鸡蛋味儿,现在想想还顶脑门,臭不可闻。
北京喝的豆汁,特别不能接受,直到现在距离我喝豆汁儿已经八九年了,但是一回想,那种酸酸涩涩,又带有一点臭臭的味道还记忆犹新。那时我刚到北京读大学,肯定很想了解当地文化,其实就是吃食。豆汁,老北京特产肯定得尝尝。虽然早就听说很多北京人都喝不惯,我还是不怕死的来了一碗。在一触碗壁,还是温的。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可是细嗅豆汁,竟然想起了那种剩下的泔水。
在阿兮老家农村,酱都是农家自己做。常见的有面酱、豆酱、渣酱、辣椒酱、韮花酱等等。豆酱的原料是煮熟的黄豆,要让这煮熟的黄豆发粘发臭,能拉出好长的菌丝来,再用盐水泡发。说实话,看到开始菌丝长长,有粘又臭的状态时,绝对不想吃,可在最后盐水泡发好以后,反而有一种臭香味儿,阿兮小时候还是很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