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起来舒服,比如东北冷面,挑一口吸溜进嘴嚼着舒服,啜口汤,酸甜鲜香还凉爽,这种体验,凉面和凉面汤是给不了的。再比如锅包肉,挂上汁的肉片外干脆里香酥,嚼一片,温热酸甜的酱汁唤醒了味蕾,再听着嘴里传来密集的脆响和里脊应有的那份咀嚼感。
一定要说一说东北大酱!洗净的小黄瓜、小茄子、嫩豇豆、小土豆什么的码在酱里,慢慢地得酱味浸润,味道由清鲜变得咸厚有回味,用来佐饭,不用什么其他的热菜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吃掉满满一碗白饭,手上打着酱字,口里都不自觉地要流口水。
热闹,很暖和!听我奶奶说在当年还是北大荒的时候,外头冰天雪地屋子里热气腾腾,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烧着火炕,支着小桌。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炖菜还有干粮,老少爷们儿们再来一口二锅头,漫长寒冷冬天就是这样度过的。
东北菜最适合劳动人民的口味,偏咸可以补充盐分,高脂肪量大可以提供大量能量,炖菜易于消化。其实东北菜并不是很咸,比山东差一些,比河北简直就是清淡无比,在河北的乡镇饭店的菜比东北咸菜都齁人。
粗犷质朴豪放,宛若东北人的性格。不讲究外表,量大实惠。吃起来就是好吃管饱。吃饭就是吃饭,没有那么多讲究。不掺杂那么多的虚假,没有那么多的人情世故。大盆大碗,没有拘束,我石家庄的,勿喷。
挺容易让人吃胖的,食用油在东北菜里用得较多,拉皮,粉条,土豆,玉米,红薯等可替代米面的淀粉食材,也常以大剂量出现在菜肴里,作为非东北人,我做东北菜吃时会少吃些米饭,避免能量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