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最近的这几年,因为是远嫁,鲜有回去,十分的怀念那种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时光,我出生在甘肃天水的一个小山村里,当然那会儿是真是过的很拮据,爸爸有八个兄弟姐妹,可想而知,在这个庞大的家庭里,能分一杯羹就是不错的,最后八个兄弟都各自分家了,爸爸妈妈有了我和弟弟,为了我们能吃的更多,种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我们那里有种特别的饭菜叫做馓饭,是用玉米玉米成的,具体是把玉米磨成玉米粉,大锅里烧一锅水,水开的时候,撒一把玉米面在水里,直到水变得很粘稠,锅里的馓饭扑扑的吹着热气,锅底糊着一层厚厚的玉米锅巴。
本人九零年的,那个时候不只是我家穷,是都穷。那时候天蓝水清。春天有各种可以蒸菜,比如最早的是荠荠菜,面条菜,然后就是榆钱窝窝头,晚春就是洋槐花。春天小伙伴星期了三五成群,拿个用竹子编的提篮子,拿个竹子绑着镰刀然后就开始我们的收货了。这些蒸菜里我最爱洋槐花,可以蒸着吃,下面条,煎着吃,也可以炒着吃,做汤吃,别提多美了。现在呢虽有些年长,但是有时间回家还是会弄点,让母亲做着吃回味无穷。
韭菜面条!用铁锅烧一锅开水,上地里面割一些新鲜的韭菜,摘洗干净,切成5毫米宽,在手杆面条,切成1至2毫米宽,等谁开之后,把面条放入,水与面的比例为3比1,等锅滚之后把韭菜放入,盖上锅盖,一分钟后,放入香油(小磨香油),放入少于盐,大功告成,在炎热的夏天吃一碗,醉倒骨子里,一直很怀念妈妈做的,自己做的总是感觉差了点,别人都说很好吃,你觉得呢!
我 西北内地小城长大,高中去兰州亲戚家,坐公交车,前面坐一女的 吃龙眼 那时候没见过 更不要说吃 ,那女的貌似好优雅的样子 提着嘴角 轻轻把肉咬下来 完后把籽和皮从车窗丢出去,吃了几站,我在后面看了几站 不知道她吃的什么 很想知道啥味 直到多年在南方工作了 这种东西再不眼馋了 但这件事映像相当深刻
家乡美味,源于贫穷的记忆,少不了的是猪油拌饭!由于贫困肉是很难天天吃得上,有时一个星期才有一顿肉吃!平时闻不到肉腥味,在饭里来那么一勺猪油,再浇上点酱油,那味道,简直了!猪油还不敢明目张胆的放,偷偷摸摸不能让爹妈知道!不然就是一顿骂!那时感觉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
到了这个季节,春风荡漾,我们要去山地里刨zhei蒜(应该叫野蒜吧)、挖苦菜、挖紫茄子(查了一下,学名紫花地丁)……野蒜一般煎鸡蛋,朋友们要知道,两个鸡蛋、一大盆野蒜、然后加面粉和盐,鸡蛋金贵!至于野菜,除了做菜粥以外,还可以做“玉米面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