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所有的感知能力都是经过长期经验进化出来的,一开始的原始生物还没有进化出味觉,它们吃任何食物都是一种味道,渐渐的根据不同食物产生的不同作用,反过来形成各种味觉辩知,比如瓜果的香甜是因为人吃了既能饱腹又满足了能量及营养,进而感觉身心愉悦,这种味道慢慢就形成了甜;而苦,则是吃了中毒,对身体造成伤害,即便没死也只剩半条命,身心极度痛苦,所以这种味道便在大脑中形成苦进而写进遗传基因。
讲一讲我的观点吧!我对大部分食材没有抵触感,一般都是我母亲煮什么我就吃什么,有一段时间,我的母亲天天煮苦瓜吃,还和我洗脑说什么清热解毒什么什么的功效。作为7,8点钟的太阳,我产生了逆反心理,偏偏不吃。。。其实主要是作为吃货,吃不吃苦瓜对我来说无所谓,关键是吃了苦瓜影响我吃其他东西的口感。
身边挺多人喜欢苦味的啊,不过小孩子一定不喜欢。就像小孩子都喜欢快乐,但成长之后有些人就会觉得悲伤也是一种美。但不管怎么说快乐是大众化的喜好,悲伤是小众人的喜好。咸甜是大众的喜好,苦味是小众的喜好。
自然界有很多植物是有毒的,一开始人类也分辨不出来,直到某一天,某个人突变出了一个基因,会让他觉得含有毒素的植物是“苦”的,无疑,这个基因是有很大进化优势的,自然也就很容易保存并扩散开了。
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甜意为着糖分,咸则代表盐分,都是人类必须的物质。再扩充一点,人有的时候会觉得嘴巴里面没有味道,突然很想吃某些东西,这也是身体的信号,你身体内缺乏某些物质了。
大自然里,人类能啃到的东西里(包括但不限于植物的果实、叶子、根,以及动物),苦的东西基本都是有毒的。所以随着千百万年的进化,不讨厌苦味的人早绝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