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时候被人拉进了一个剧组,有一次拍山里的外景,一辆中巴车就把我们剧组坑次坑次的拉进了湘西的大山里,明明是夏天,山上冷的要穿军大衣,后来下午四点居然开始起雾了,当地的老司机表示这时候开下山是不可能的,天黑了更不可能,只能等明天雾散了再下去。我们发现了个比较尴尬的事情,就是车上的矿泉水和零食饼干真心不多,可能大家得节衣缩食一晚上,一早上山拍戏,饿得前胸贴后背,我这么个还在发育的孩子顿时有点情绪了,司机是本地人,叹口气“得搞点东西吃。”然后找到了一户人家,主人说刚好有头野猪掉到他们屋外面的一个坑里面摔了,他去弄过来,我们外联跑去帮忙,不一会半扇血淋淋的野猪就被拿了进来,主人两口子把野猪肉和家里炕得腊羊肉混着做了两口干锅,又洗了两条山黄鳝切片放进去,蒸了一大锅柴火饭,我们也把车上的茅台酒(本来是用来御寒的)搬下来和他们一起喝。野猪肉很有嚼头,猪皮反而酥软鲜嫩,腊羊肉烟熏的香味也渗透到猪肉里,让味道更加浓郁,黄鳝的泥土味道一点都没有,一片沾满汤汁的黄鳝可以下一大口饭,主人家还洗了一大盆莴笋,一同下去干锅里,莴笋吸足了油水,吃起来简直连舌头都感觉不到了,山辣椒驱寒,加上茅台酒,感觉浑身上下都冒着热气。小猪佩奇和小羊苏西温暖了我们的胃...
我小时候最盼着过年,盼啊盼,爸爸终于打工回来了。爸爸总会从外面的世界带来一些我从未曾见过的东西,我清楚的记得那些芒果,桂圆,曲奇,沙琪玛还有鱿鱼丝。那些东西现在看来平常无奇,但在九十年代的山东农村,这都是我见都未曾见过的东西。我是菏泽成武的,过年风俗要喝羊肉汤,爸爸早早的起床杀鸡宰羊,用大锅炖了满满一锅羊肉,剔肉的时候,我总是偷吃,抓一大块羊腿,蘸上咸盐,吃的满嘴流油。我最爱吃的就是羊肝子,羊肝子可以调凉菜,拌凉藕,拌黄瓜都是绝配。基本上还没等做酒肴,羊肝子就让我和我哥蘸着盐吃完了。吃完羊肉,在爸爸剔好的骨头里找骨头髓(羊拐子),再让妈妈缝一个沙包和小伙伴玩抓拐子的游戏。大概炖一上午就可以了,盛上一碗羊肉汤,撒上大葱片儿,芫荽沫儿,再滴上几滴香油,啧啧,我能吃仨馍。
大概十五年前,和太太恋爱的时候,我一个人住在城郊某荒僻之地。她出夜班以后,先坐公交,再转单程两个小时的郊区班车到我家来休息。路上她会顺便买些菜,简单做顿饭等我下班回来吃。那时候我太太做菜的手艺并不好,山东人的口味和我也不相合;说句实在话,有些菜式的搭配闻所未闻,简直难以下咽。但这是娇生惯养的小姑娘为了照顾她的男人而做出的笨拙尝试,她尽力了。到现在我还记得她献宝一样从厨房里端出三菜一汤,圆圆脸上满是兴高采烈的神气。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该把那些饭菜好好吃完。解决方案很简单,从此以后,但凡她出夜班来我家的这天,我就不吃早饭也不吃午饭了。饿一整天,待到晚上饥肠辘辘之时,怎样的菜都能风卷残云一般大吃特吃…我还能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呢!有些食物值得是最好吃的,于是,它就是最好吃的了。
初中学了一篇课文,高邮咸鸭蛋,我走神了一天,都在想咸鸭蛋,我实在太想吃了,我就去找班主任请假(初中是封闭寄宿学校)。老师问我出去的理由,我说我太想吃咸鸭蛋了,今天学了一篇课文就是咸鸭蛋,我一整天都在走神巴拉巴拉…老师竟然同意了!哈哈!我就出去买了个超市里很普通的咸鸭蛋,好吃到哭!所以说,不是什么东西最好吃,是你想吃什么,吃到了的那个食物,就是最好吃的。哇塞,真心的觉得生活真幸福美好!
每年杀年猪那天,一般下午时一大锅猪肉会煮熟了。妈妈撕下一盘还冒着热气的骨碴肉,全是我爱吃的瘦肉,倒上一碟蒜酱,用的最好的酱油,平时炒菜都舍不得用。妈妈递给我一双油乎乎的筷子,我就夹起一大块肉蘸下酱油,塞进嘴里,嚼一下,满嘴的肉香混合着蒜酱的辛香,大大的满足,一边吃着肉,妈妈还不断的往盘子里加几节热乎的血肠,切成薄片的猪肝。没等开饭,我就吃饱了。
煮一锅稀饭,切开一个咸鸭蛋,拌点胡萝卜丝,上面淋一点香油,最好再有个炒鸡蛋,放一点香葱。一口蛋黄下去,伴着沙沙的口感和满嘴咸香喝一口稀饭;再来一口胡萝卜丝,香油的味道混着胡萝卜丝的清香在嘴中炸裂;炒鸡蛋蓬松的口感与香葱独特的香味糅合在一起,一口下去,整个颅腔都被满足感塞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