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喝酒,开始借酒消愁,初知酒性,凡是聚会,一片狼藉,酒瓶横七竖八,酒量不行,胆子还大。说我没醉,还是要喝。 30岁喝酒,与酒成挚友,事业之酒,多的就是应付,很难喝出自己,很难畅饮。更多了应酬,酒杯一端工作搞定,酒杯一举合同到手。 40岁喝酒,人居四十,人生失意,无奈之举,上有双亲下有儿女,这时的喝酒才是真真正正的喝酒,才能喝出酒性,和二十岁因游戏输酒而鼓着腮帮子直往肚里狂灌来比,此刻的喝酒才是真正的喝酒,人生失意,需借酒下肚,需借酒梳理思绪,借酒整理人生,从新整步。 50岁喝酒,生活已定,难以左右,悲叹命运,感慨生活,长谈失意,回望幸福。 60岁喝酒,把酒对月,人生几何。70岁喝酒,自己叙旧,回首旧事,可能会老泪纵横,也可能洋洋喜气。
不记得第一次喝酒是什么时候了,因为坐标北方,夏天学校餐厅是供应扎啤的,大概是一块还是两块一大杯,中午天热了想喝了就会点一杯,那种冰凉的感觉很是想念,只是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知道现在还供不供应!只是从喝酒到现在没有醉过吧,因为知道女孩子酒量再好也不能和人拼酒,在外面直接说不会喝酒,大家都很狐疑,有一段时间在南方的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参加了一个项目的调研,经常需要跟领导出去吃饭,就跟个傻妞似的跟着吃一次都没有喝过,领导颇有微词,因为他每次都能被下面的人灌的走路东倒西歪,而我不知道帮领导挡酒,我当时没打算在那里长做,也知道开始了就收不住,硬把谎言撑到了底!
平常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喜欢喝点,尤其周末晚上,特别喜欢自己做几个菜把时间放缓,开着音乐慢慢吃,两个人的晚饭我都能把饭吃两三个小时,他喜欢狼吞虎咽也不喜欢喝酒,每次吃完都得被我逼着坐在那里不许动陪着我看着我吃,其实我还是希望他能陪着我一起吃,一起聊聊天!开心时来一杯,失意时来一杯,让所有的开心和烦恼融进杯子里,慢慢咽下,平复自己的激动,抚慰自己的落寞,但是不要贪杯哦,睡一觉起来一切恢复如旧,酒不过是释放情绪的最好的催化剂!
在美食坐家的记忆里,我父亲是每天都喝酒的,受他的熏陶我也就很早学会了喝酒,但是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喝一点啤酒,后来村子里过事(也就是丧葬或者婚庆孩子满月之类的)的时候有机会也能喝上一点白酒,开始喝白酒的时候感觉也并不是很好,只是辣嗓子。但是适应了之后就只是觉得暖身子,而且喝的差不多的时候那种感觉不喝酒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我一直从事销售工作,也就学会喝酒啦!在我国传统的人情社会中,酒文化大行其道,喝酒似乎成了摆平一些事情的不二法宝。在我们这个文化大国里,很多事情也都喜欢冠之以“文化”,似乎只要以“文化”的名义,就有了可以大行其道的衣钵,可以炫耀显摆的资本,甚至自身都有了一些底气,有一股“玄虚”的气息。
在我几岁的时候,有一年清明节,我跟父亲去跟爷爷上坟,父亲在坟前点上香倒上酒对我说:“儿子,你长大后一定要学会抽烟喝酒,你看看所有人上坟,都是插烟倒酒的,如果你不抽烟不喝酒,以后我死了你来跟我和你爷爷上坟,你可能就会给我们插根棒棒糖,倒杯白水!”从此以后,我便走上了喝酒的不归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