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因为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少。高中同学都在一个教室里面上课,前后左右的同学随时都能够聊的起来,而且经常换位子的话,基本上全班的同学都能够聊个遍。而大学同学每节课上完课之后大家都走了,基本上没有沟通交流的机会。而且上课又是走班式的教学,身边坐的人都是自己的室友,除了室友关系比较好之外,每天在一起随时随地都可以沟通,其他的同学很少有机会可以一起说话。
其次是手机的原因。进入大学以后,大家都有了手机,如果旁边是认识的人大家就会再一起有说有笑,如果旁边是不熟的人,谁也不会主动去和别人进行沟通了解,大家都只是坐在那里玩手机,所有的人都成了低头族。有的时候,室友之间,无话可说的时候,也是各自玩手机。相比于交朋友,与朋友一起沟通交流,可能手机更有意思。
最后,也有性格方面的原因。每个人性格都不相同。在大学里,很少能够碰到聊的来的,所以,聊天的时候,也是尴尬的聊几句,然后大家就各自玩起了手机,不再进行沟通。这也是为什么大学同学没有高中同学关系好。
本文为南方锈才的妹妹清水林楠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南方锈才,研究生毕业于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整合营销传播(IMC)专业,《移动社交时代的互动搜索营销》作者。现任城市媒体 深圳之窗 兼 整合营销传播服务机构 联合赋能传媒CEO,专注公关传播策划与新媒体运营。
高中同学对于老师的印象,要么是这个老师我很喜欢,要么是这个老师我特别讨厌,情绪在脸上,老师的名字刻在心上;大学同学对于老师的印象,要么是这个老师真的教过我们课,要么是幸亏我认识这位老师,无悲无喜,被老师叫得出名字就是一种幸福。
大学同学就不仅仅局限于省内了,来自五湖四海都有,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地域差异,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处事态度,这就很可能由于和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同,自己看不顺眼,然后产生不和对方交往的念头,
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其中渐渐就会接触到人心的丑的,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高中时候大家都比较单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所以步调一致,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我的高中班主任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高中的同学可能就是你一辈子的朋友。他和我们说在你们一生里面,最好借钱给你们的,不是你们亲戚朋友,那就是你们高中同学。其实我的理解是,我们几乎都是一个市或者一个地方的人,有着共同的语言,有着共同的,交流,共同的知识共同的区域文化。我们是住读然后一个寝室,十个人每天,:坦诚相见:形影不离。每天都一起去食堂吃饭,每天下晚自习回寝室。呆在一个教室里,几乎都是天天在一起。最为关键的是,那高中是最奋斗拼搏的的几年,在那时候结识的朋友都是我最好的朋友。而且我们都没有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还都比较纯洁。在人的一生,那些奋斗的日子,和我们一起奋斗的人最难以忘怀的,也是感情最深的。话说男人的友谊,第一种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蹲个坑。而在大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人有各自的兴趣,有各自的爱好,也没有高中时候的那么单纯。而且大学就是个小社会,人也慢慢开始从社会方向发展,也没有了最开始的,本质和纯真。总感觉大学上赶不住高中。
高中同学是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亲密团队,大家更像是同一战壕的“兄弟连”,经历过“黎明前的黑暗”的我们愈加坚强。大学同学是一个寝室一个寝室的个体力量,每一个寝室就是冲锋在前的“敢死队”,说一声“天亮了,晚安”,然后奔向四面八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