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爸爸妈妈结婚的那个年代自由恋爱的真是不多,大部分都是通过相亲认识的,我爸爸妈妈也是通过相亲认识的。
因为我妈妈长得比较漂亮,所以我爸爸几乎是一眼就看上了我妈妈,心里就决定,我一定要娶这个女人回家,虽然妈妈也知道我爸爸家比较穷,但是却看上了我爸爸的踏实,虽然我妈妈因为长得漂亮,也有有钱的人来提亲的,可是我妈妈都不太喜欢。
那个时候我姥姥家比较有钱,但是我奶奶家特别穷,所以我姥爷为了不想让我妈妈嫁给我爸爸受苦,就怎么也不同意这门婚事。
后来无奈之下,我奶奶在暗地里又给我爸爸找了一门亲事,同时我姥姥也给我妈妈找了一门比较好的亲事,但是那个人在喝醉以后行为特别恶劣,所以姥姥就给退婚了。当我爸爸得知我姥姥后来给我妈妈介绍的亲事退婚以后,我爸爸立刻也赶紧转头再去找我妈妈,足以见得我爸爸对我妈妈的喜欢。
后来我姥姥家的人也看在我爸爸三番五次的来求亲的份儿上,也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在娶到我妈妈以后,爸爸为了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努力工作,虽然现在的生活不是什么大富大贵,还是生活也算是滋润。
我的父母能够最终走到一起,真的是靠着一种神奇的缘分。
我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家里有兄弟姐妹共七人,因为脾气各异,所以他们经常会起争执,而父亲每次都是迁就的那一方。
有一次父亲和大哥闹了很深的矛盾,使他烦透了大哥,所以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来到了东北。
因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当时的生活条件又比较艰苦,没有什么称心的工作,父亲索性就在农村种地了。
我母亲是江西人,原本生活还算可以,后来家里发生了变故,外公外婆离婚,母亲跟外公一起生活,没多久外公病逝,母亲就一个人来到东北。
她在父亲邻村的一个小学校找到一份工作,当代课老师,教语文也教数学。
期间阴差阳错,父亲和母亲认识了,彼此印象都不错,就从朋友变成了恋人,再后来就结婚了。
婚后母亲就离开了学校,跟着父亲一起种地,直到我出生,他们也一直维持着这样的生活。
在我的印象里,父母很少吵架,即使发生了矛盾,也很快就又和好了,或许这才是爱情最本真的模样。
当年我的母亲在城市学习成绩一般,我的外公就把她放在她的姑姑,也就是我的姨奶奶家附近的高中学习;我的姨奶奶和我奶奶同属于一个单位的,都是劳改农场的工人;在我妈妈高中毕业后,就回城当了纺织工人。我的爸爸当兵退伍回来,就回到了劳改农场当狱警。
我的姨奶奶和我奶奶一家相熟,后来一来二去就决定给我爸爸介绍对象,想着就把自己的侄女,也就是我的妈妈介绍给了我的爸爸;通过中间人的介绍,他们就认识了。
听他们说,那个年代只要觉得双方人不坏,品质良好,就很容易确立恋爱关系、开始相处了;后来接触中即使两个人有些小矛盾,也不会轻易分手,而是互相谦让相互磨合。当年的人可能对责任的看法和我们不同,觉得谈恋爱了就是要负责的。当时两人是异地恋,我爸爸休息就过来看我妈妈,我妈妈也一样;两个人在恋爱一年后就决定结婚了。彼此并没有发生后很惊天动地的事情,都是细水长流的感情。
说起父母的感情,那可是记忆犹新呐,记得爸爸曾经给我讲过他们的感情经历,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在他们小时候,所有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理想,他们说但是在我们那里铺路,因为是两个大队的一起干活,所以就会经常碰面,然后爸爸就对妈妈产生了爱的情愫。
后来,爸爸就给爷爷说,爷爷就去提亲了,但是啊妈妈的父母不同意,因为爸爸这个人很粗鲁,就像是没长大的小孩一样,不懂事,不成熟,没有责任心,所以外公外婆就不想将女儿交给他,托付给爸爸,但是呢,爷爷是个强势的人,所以在对于爸爸妈妈的婚礼持一定的支持态度。
妈妈就这些被爷爷给说通了,就和爸爸一起生活了,刚开始妈妈到爸爸家的时候,就觉得爸爸家里条件不好,要走,爸爸为了能留住妈妈就买了个电视,当时的电视还是黑白的,而且挺稀有的。后来,妈妈就留下来了。
这就是爸爸妈妈的感情经历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是通过相亲认识的。我爸我妈年轻的时候两个人相距几百公里谁也不认识谁,我姑和我姑父出去旅游的时候觉得我妈妈的家乡很有发展潜力,就在那做了个小生意,做的还不错,就让我爸也会去看看。我爸当时就是去玩的,后来就在那长住了。
我姑因为做生意认识的人比较多,就认识了我妈,当时我姑就特别喜欢我妈,就介绍了给我爸。我爸见我妈的时候就觉得一见钟情了,但是我妈当时对我爸并没有什么感觉。在我二姑的陪同下我爸到我姥姥家吃饭,当时穿的很正式,打扮的也很利索,我姥第一眼见就有点喜欢了。
在吃饭的过程中我妈说想找一个不抽烟不喝酒的小伙子,结果在饭桌上我爸喝了一杯啤酒,就开始装醉,大家都认为他不会喝酒,当时也没抽烟。这样我妈就同意了,没想到到手了我爸就暴露了,既抽烟又喝酒,但是我妈已经陷入爱河了,两个人就这样在一起了。
那种年代更多的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吧。我爸爸妈妈的媒人,是我姑姑的婆婆,我姑姑的婆婆又是我妈妈老家的会计,就这么简单,千里有缘一线牵。这个媒人牵线,就让我爸爸和妈妈认识了。
当时,我爸爸是在黑龙江当兵,而妈妈在四川接了外公的班,在工厂里上班。两个人抽出共同的时间,回家相亲就这么认识了。当时,外婆在老家务农,妈妈只身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上班,想要会到外婆身边,就选择嫁给了爸爸。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想很少有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多少时间真正了解之后再结婚的吧。都是双方感觉彼此还很合适,但是具体性格脾气真的不是很了解,就仓促结婚了。
就这么他们走在了一起,姑姑的婆婆找关系,把妈妈从四川的工厂调到了老家的工厂。他们结婚之后,就有了我们这个小小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