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很神奇的生物尤其是对于上进心与谦让的态度上,一方面渴求着别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在别人认可之后,心中有窃喜但仍然会很谦虚的说,“哪里哪里。”
上进心是让人变得更好的一种心态,最忌讳的就是努力了获得一点的小成就之后开始满足变得自负,进而达到传说中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状态。
谦让是一种让人变的卑微心态,明明自己做的足够的好,别人也认可自己的成就,但也不能承认。就好像有些人长着将近两米的大个子,别人夸他高的时候,他会说哪里,都是一米多而已。
所以,谦让和上进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结果,一方面它可以保持一个人一直有积极进取的心态,另一方面又能保证它胜不骄败不馁的气度。
处理好他们的关系很简单,多看看自己领域的大神,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也会犯一些偏执的错误,但是他们为什么在自己的领域达到一种巅峰的状态,背后不仅仅是因为努力和天赋还有一些很专业的看待分析事物的技巧。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过分的去喝鸡汤只顾着一直励志喊口号而忽略了一些真正实在的东西。我们缺乏的不是前进的动力,而是更多的经验、知识去填补自己想要去上进的心,让它成为台阶一步步的爬上去才能走到下一个。
同时因为看到了与大神要不可攀的距离之后也会不断的认识到自己究竟有那些不足,这些不足是影响自己进步的关键因素,而这些都会成为自己不会骄傲的前提,因为还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进。
前进的时候也别忘回头,看看自己留下的脚印,多给自己鼓鼓掌。
上进心和谦让是完全的两回事,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冲突,很多人没有上进心,为自己找一个借口说是谦让,事实上这是不靠谱的理由。上进心是指我们在个人发展过程中,保持着一份进取心,一份积极向前的态度,而谦让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虚和退让,所指的并不是个人的发展。
之所以会出现上进心和谦让之间存在矛盾的可能性,完全是某些人的说辞罢了,这部分人在人生的发展中没有一份努力的态度,不愿意进取,但是他们就非常好面子,生怕别人指责他们没有上进心,所以就拿出谦让来做挡箭牌,认为自己并非没有上进心,而是因为谦让才显得没有上进心。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在某些时候将上进心和谦让放到了一起,这个时候的谦让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谦让,而是是指在进取的过程中选择退让,特别是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有些时候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奋斗,但是特殊情况下需要谦让一下,不要因为利益和别人发生冲突,这个时候的谦让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在个人发展中持续保持着一份进取心。
俗话说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就体现了我们在处理上进心和谦让关系的最好方法,谦让是一份美德,但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在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保持一份谦逊是可以的,但是更多的是保留其中的谦虚,去掉其中的退让,以更大的进取心去面对这一切,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其实上进心跟谦让是完全不冲突的,一个人有上进心,会促使她进步,他不甘愿让别人超过他,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遇到好事的时候懂得谦让,让他人优先,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你有上进心但不一定非要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做人要低调。
也行有人会说,如果我们有上进心,我们就是想做的比别人强,所以我们要表现出来我的能力比别人强,我比别人优秀,那么就做不到谦让了,在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会冲在前面,当一个领头人,所以两者是不能同时兼备的。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有上进心,是为了进步,是为了更好的明天,不一定要在各个方面都凸显出来,做人做事要低调些。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你有较高的能力,你比别人都强,就算你谦让,你的领导也会选定你。
上进心与谦让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品质,这两者是可以兼得的。有了上进心,才不会颓废堕落,才会向着更高更远的路走下去;有了谦让,会使别人对你增加好感。谦让才不会显得你高高在上,觉得自己了不起,不会给人这些感觉。并且谦让会让别人觉得你可亲近,觉得你平易近人。但是,谦让是真心地,不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
所以,我们做人这两个品质都不可或缺,这两者不矛盾可兼得,只是要正确理解上进心和谦让的意义,既要变得更强也要不张扬,让人觉得有亲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