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正确的构造形式防止雨水或地下水侵入室内的统称。墙板接缝利用空腔构造以及变形缝节点细部构造均属构造防水。地下建筑变形缝的防水处理,通常视水压的高低、有无受侵蚀和经受高温的条件,选用塑料、橡胶、紫铜板或不锈钢制成的止水带,组成即可适应沉降、伸缩,又可防水的构造。空腔防水是大型墙板缝防水处理的一种形式。它使板缝内部形成空腔,利用垂直或水平减压的作用,借水的重力,切断板缝毛细管通路,以排出雨水,有垂直缝、滴水水平缝和企口平缝等构造形式。
用沥青和适量粉料加热调制成热沥青膏胶结料(即玛□脂),将油毡(见防水卷材)分层铺贴于屋面、地下建筑、储水构筑物的内外表面。这种卷材防水的使用已有100余年历史,是平屋面和地下室采用较多的一种防水方法。用柴油稀释沥青,使玛□脂能在常温下涂刷的称冷玛□脂。卷材防水屋面通常采用两毡三油或三毡四油法,即在基层找平层上涂冷底子油后,将具有一定耐热度、柔韧性和粘结力要求的玛□脂和油毡分层交替铺设,在最后一层玛□脂上撒干燥的小豆石作为保护层。用于地下建筑时,一般只作为防潮或多道防水的辅助措施,用抹水泥砂浆砌半砖墙作为保护层。在墙壁和底板交接处,预埋管件、天沟、女儿墙、雨水孔等部位,通常要加铺1~2层油毡附加层。在潮湿地区或在雨季屋面施工中,为防止滞留于保温层或找平层内的水分蒸发而使卷材起鼓破坏,往往在找平层上抹成排气通道,在屋面或檐口设置排气孔和大气连通,以使水蒸气顺利排出。屋面上铺贴卷材时,应由低到高,逐层留有搭接幅度。当屋面坡度小时,按平行于屋脊的方向铺贴;屋面坡度大时,应垂直屋脊方向铺设,搭接的接缝则应顺主导风向。铺贴卷材的玛□脂厚度在屋面工程中为1~1.5毫米,在地下建筑工程中则为1.5~2.5毫米。无保温层的屋面板接缝部位,宜在油毡底层干铺一条宽度不小于300毫米的油毡条,以防止由于结构变形而拉裂主油毡层。弹性防水卷材多以合成橡胶为原料制成。它的弹性好,强度高,耐久,施工简便,能适应-40~100°C的温度。中国于1982年研制成硫化型橡胶塑料防水卷材,曾用作北京长城饭店水池的防水层,效果良好。
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材料防水是靠建筑材料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加抗渗漏的能力,如卷材防水、涂膜防水、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刚性防水以及粘土、灰土类防水等。构造防水则是采取合适的构造形式,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如止水带和空腔构造等。
涂膜防水:在屋面或地下建筑物表面找平层上抹压或涂刷具有防水能力的液态涂料。常用的防水涂料有沥青基类、化工副产品类及合成树脂类。①沥青基防水涂料有溶剂型和乳液型。乳液型中以橡胶改性乳化沥青防水涂料性能较好,施工简便,价格低廉。石灰膏乳化沥青涂料也有一定效果。②化工副产品类多为苯乙烯焦油加增韧剂或乳化剂配制而成,或用合成脂肪酸残渣加溶剂制成。但性能不够稳定,影响防水效果。
刚性防水:用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材料或同时掺入防水剂构成的刚性防水层。按工程构造部位和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几种做法。①工程构造本身采用防水混凝土(用骨料级配使混凝土密实或掺入外加剂,或两者兼用)。②结构层表面加做薄层钢筋细石混凝土或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砂浆面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