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松是黄山松的代表,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此外,还有陪客松,送客松。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支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迎客松的知名度可谓高矣。上至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下至车站码头,随处都会发现它的身影,就连宾馆的屏风,庭院的影壁,也有迎客松的雅姿。登堂入室的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迎客松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此松是黄山松的代表,国之瑰宝。当然好啦。前台是企业的脸面和名片,对整体的形象非常重要。前台美观大方,会让来访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前台表现的好和坏直接影响到来宾们对企业的第一印象。好印象是通过视觉感受产生的,前台就是衡量规模、质量、实力最直观的写照,关系到了整体形象和业务开展的成败。中国书画不仅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世界的享受,更因前台就等于是企业的门面招牌。见画如见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迎客松是黄山松的誉称,系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黄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浙、赣交界山地,海拔600—700米以上地带均有分布。黄山松,其外形与我国华北、西北的油松极为相似,故过去一直被当作油松。黄山迎客松,挺拔苍劲,姿态优美,气度雍容。一侧枝杈伸出,如好客的主人伸出臂膀热诚地欢迎到来的宾客。
迎客松挂在前台,既表达了主人对来访宾客的热诚欢迎,表现了主人广交贤达的真诚,更寓意了人缘广进,客似云来的好财运。人缘即人脉,人脉就是钱脉。拥有良好的关系网也是一件成功的企业最重要的因素。迎客松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展开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旅游。它是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