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游戏都开启的实名认证,但是还是有很多孩子依然在拿大人的身份证号在玩,因为游戏发生的悲剧也比比皆是。
前阵子就有一个杭州的15岁初三女生,因为玩游戏和父母争吵起来,不但打了母亲,还爬到阳台上示威,并大声的哭喊,还招来了警察。
事情原委
【时间】2020年4月12日
【地点】浙江杭州
【人物】15岁的初三女生和他的父母
【起因】4月杭州初三的孩子还没有开学,这位当事人小a在家放假期间迷上了王者荣耀,眼看着马上开学,小a约好了和同学一起好好玩几把,上上分,每天都玩特别长的时间。
【经过】但是小a已经初三了,妈妈看见他这样沉迷游戏很是担心,再几次交谈无果后直接气的把路由器的插销拔掉了。
正在玩游戏的小a发现网断了,游戏自动退出,害的连累其他队友一起输掉了游戏,一时间气的发疯,把家里的东西一顿乱砸,妈妈看不下去去拉她,没想打生气的小a竟然还动手打了妈妈。
随后就把自己锁紧房里,谁敲门都不出来,就在这个时候警方发现小a竟然爬到了窗台外面,小a家在三楼,窗台的外面并没有任何的护栏,窗户的下面就是水泥地,十分危险。
小a把双腿伸出窗外,一边哭一边翻动着手机情绪非常激动。
【结果】还好警察爬到了小a的窗户前,把小a一把推进了屋子里。这才没有造成一场悲剧的发生。
经过了警方的劝导,小a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说以后也不会再做这样危险的事情了,小a的父母也承诺以后一定会注意教导的方式。
个人观点
首先我觉得孩子通过这样的偏激的方式来抗议一定是不对的,但是她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一定存在问题。
游戏确实非常有魔力,会让人陷进去,特别是这种未成年人根本没有一点的抵抗力,父母除了说让孩子少玩或者不玩游戏,还应该对孩子的控制力进行引导,让孩子学会什么时候停下,学会控制自己的孩子及时玩游戏也不会沉迷。
另外在前期父母就要立好规矩,不玩就是不玩,玩了就不要去打扰她。约定好时间,防止孩子上瘾。
另外孩子长期在家肯定会觉得无聊,如果不想让他们去沉迷游戏或者其他的电子产品,就要和孩子多一点互动,哪怕就算带孩子做一些家务,也能有效的防止孩子沉迷这些其他的东西,高质量的陪伴永远都会比游戏有吸引力。
另外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做好生命教育,原本并不是什么大事,孩子却非得要用这样偏激的方式去威胁父母,显然她对生命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让孩子知道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
上述事件具体经过:
事发浙江杭州,15岁的少女萍萍钟爱手机游戏,常年与家人发生矛盾。在4月份的一天晚上,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到了深夜萍萍还在玩手机游戏。于是将家里的网络断开,殊不知孩子突然变得暴怒起来。竟然还动手打自己的母亲,爬到三楼的窗户边哭喊,扬言要“跳楼”。家人见状不对马上就拨打了报警电话,几分钟后救援人员到场。经过一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萍萍才冷静下来,所幸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某讯游戏真的是无论男女,老少皆宜!
观点、态度
在无数孩子热衷于游戏时,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对其“恨之入骨”。
对于孩子而言,它们缺少一定的自制力,没日没夜的玩游戏,极大的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身心的健康发展。
过度使用游戏,导致精神颓废,学习状态不佳,时间一长,学生逐渐陷入“恶性循环”,只能够在游戏当中找到“满足感”,于是对身边所有事物丧失了兴趣,只希望整日能够沉浸在游戏当中。
一个生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孩子,他的生活绝对不会被游戏占据。
与此同时,家长们也应该思考:为什么孩子这么喜欢玩游戏?他的生活是否枯燥无味?
给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①:很多的家长朋友给我留言说,希望国家能够关闭网络游戏。
就这种情况来看,现在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游戏已经成了产业化发展。
任何事物有好有坏,凡事过度,肯定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打消这个念头,做些实际可行的挽救方案。
②:转移注意力,正如上述所说,孩子的生活是否枯燥无味?有时间多陪孩子出去走走,特别是对于年纪小的孩子而言。
③:积极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使他的生活变得充实,忙碌起来,多与孩子协商制定好适当的娱乐时间。
沟通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桥梁,不去尝试肯定就解决不了,多沟通,多努力,循循善诱,或许有很大的机会。
④:一个最严重的现象,需要家长值得重视!
很多的家长一回到家里面,自己打开了手机电脑玩了起来,并且还是很长时间。
孩子整天在你的耳濡目染之下,受环境的影响,肯定也会养成不良的习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述的情况肯定有人雷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人的成长受环境的影响最大,所以值得重视。
对于这个问题,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这件事其实就是,教育失败的例子,现在对孩子一定要正确的教育他们,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而且也反映出来了,现在的网络,确实就是精神鸦片。
我觉得教育孩子要从小做起,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现在是网络时代,也是一个害人的时代,少女殴打母亲威胁这都是没有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造成的
我认为这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欠缺。已经15岁了,这么得不懂事,不但殴打母亲还要跳楼,太不理智,她的教育无疑是非常失败的。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会变得挺特别,家长要格外关注,不能硬碰硬,应该讲究方式方法,理解为主,不要太偏激,要实行怀柔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