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机正常转动的时候,也在不停地发电——是的,你没看错,电机是在发电。由于电机自身发电产生了一个与加在电机两端电压相反的电压,这个电压也叫「反向电动势」。正是由于「反向电动势」的存在,抵消了绝大部分的加在电机两端的电压——全速运转的电机,电枢两端实际的电势差一般都仅有加在电机两端电压的 10% 以下(印象中的数值,如有误请知友在评论中指正 :-) )。实际电势差很小,流经电枢上的电流也就很小了。但若电机没有转动,它就不会发电。此时「反向电动势」为零,电枢上的电势差基本与电两端电压相同,其电流就会非常大,根据 电枢上积累过多热量,引起导线熔断,也就是电机烧掉。该情况不仅存在于电机无法转动的情况下,在异步电机全压启动时也会存在类似的情况。所以「电机软启动」算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比较热点的问题。当电机转起来时,由于电枢上产生的电流是如此之小,所以只靠由金属构成的外壳就足够将其热量导出了。但有人会问,对大功率电机来讲,正常运转时流经电枢上的电流也是比较大的,驱动汽车的电动机都是通过逆变器驱动的,电源-----》逆变器-----》电动机,堵转会让电动机输出最大扭矩。电流会被自动限制到最大额度电流。电机根本屁事都么有、电机身的内阻很小,电机正常旋转时会产生很大的反电动势去抵消施加到电机定子端的电压。假如电机堵转,反电动势变为零,电机端电压全部施加到电机内阻上,电流很大。时间长会把电机烧掉。
电源电压-反电动势=电流×电阻+电流对时间的导数×电感。对于稳态的情况,可以去掉最后一项,变为:电源电压-反电动势=电流×电阻反电动势正比于转速。转矩正比于电流。速度对时间的导数正比于(转矩-阻力矩)最简易的情况,就是给电机一个恒压电源。正常情况下,电机转速比较高,反电动势比较高,电流比较小。堵转后,反电动势变为0,电流变大。如果电源电压比较小、电阻比较大、或者电机散热比较好,并不会损坏电机。反正,如果电源电压比较大、电阻比较小、电机散热比较坏,就可能损坏电机。电机是否坏与电机和电路的设计有关。对于高级一些的应用,不用电压源驱动电机,而是用电流源驱动电机。这可以在堵转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首先,这是一个关于直流电机的问题。堵转的原因有两个励磁突然断路你把它转子按住不动(钱多就是任性)第一个原因会引发两种情况:飞车和堵转。无论哪种情况,电流都足够把绕组烧坏。上一次做并网实验,我无意间把电枢电流源弄断路了,当时一脸懵比,什么都不敢做,真的是惊慌失措。想想幸好不是励磁电流源,不然就可以见到飞车了。说个形象点的比喻:骑自行车。地面摩擦及各种阻力就是负载,腿就是电枢电流。在相同摩擦力的情况下,你踩的力越大,速度越快。突然前面是一个很陡的上坡,你如果还是用原来的力去踩,肯定是踩不动的,你保持个两秒试试,非常酸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