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的角度来谈一谈培养自信的问题。在班级的氛围里,要自信,很大程度上必须要‘成绩好”,再不然就是有令人佩服的一技之长。如果以上都没有,真的很难自信起来。我做的就是尊重学生,民主。所有关系到学生自身利益的事,小到是否要给某同学加分,或是晚上作业的多少,大到儿童节的庆祝项目,都由他们举手表决。如果两边人数大致相当,就采取折中的方案,两边都满足一下。 评选三好生和选班委当然就更要民主选举啦。时间长了,还是有点效果的。
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当孩子在客厅站着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我要喝牛奶。”我在厨房做饭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妈妈把米饭蒸上,就去给你拿,好吗?”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周末带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见,如果自己已经有了目标,可以采用二选一法,比如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孩子提出问题,你要耐心倾听,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妈妈也不知道,我们去查字典或者用其他的方法,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回答。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对别人的敬畏心理,从而增加自信。
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自我肯定的感觉,他的心里就会充满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
给孩子一个房间,没有条件的,可以给他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不受束缚的小天地。因为拥有自己的“领地”的他心中充满骄傲感,这会让他平添自信。
带孩子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让他交给收银员。他还不会算账,但至少让他知道钱能买东西。逐渐让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钱,让他当家,会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