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父亲去世几年后,才理解了父亲良苦用心的。我的父亲很聪明,并且学问在我村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我小时侯家里比较有钱,虽然算不得很富有,但财产比起一般人家强上十几倍正是很轻松的。我也养成了象父亲一样只会挣钱不会花钱的毛病,永远挣钱加大本金挣更大的钱。直到有一天,一场车祸父亲去世,还好我自己熬过来了。我终于知道父亲的想法,一个男人如果不经苦难的磨练,不能成为一个当家立事的男人!
养儿才知父母恩,像大多数人一样成家之前我一直活的浑浑噩噩,以为父母给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直到孩子出世,在经历了寒夜起床冲奶粉冻的直哆嗦,天天都有洗不完的尿片屎片,刚入睡孩子冷不丁哇哇大哭吓得弹射而起等等抚育的艰辛后,才发现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多么的不容易。也是从经历了这些开始,才慢慢学会了理解父母,初步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
读书的时候就知道父母不容易。一对农民供养四个孩子读书,可想而之。所以我们放假的时候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时候家里养了几头猪,两头牛,还有鸡鸭鹅。我们姊妹分工,有的做家务,有的放牛,有的喂猪。我放牛放得比较多,经常是一边放牛一边读书。那时候虽然苦一点,但一家人团结友爱,在父母的庇护下我们觉得很快乐。
以前经常抱怨爸妈不舍得给我买东西,也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有钱也舍不得花。现在体会特别深刻,因为每一分钱都想替小孩存着,让他以后能过的更好。以前我还总是抱怨我爸妈空调开都舍不得开一夜,总是在半夜起来把它关了,我就被热醒,然后跟他们生气。现在即使自己在热也总是只开电扇,不想开空调。
高考完后的那个假期,是真的无聊和冗长,我和爸爸妈妈斗气说我非常想离开家,去上大学一刻都不想待。其实我现在在大学这里,我时时刻刻都在想家。当时,爸爸妈妈只是一种无奈,他们也理解我当时的心情,所以只是意味地安慰我。也建议我去做一下有意义的事情。
从小在姥姥家长大的,姥爷的后背是我的港湾无数次在姥爷宽大的后背睡熟又醒来,感觉好温暖,直到十七八岁不读书了,在北京打工回来探家,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姥爷从山坡下来夕阳照在他发白的头发上姥爷显得苍老了很多,身子也那么单薄,当时心里无比难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