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吃咸鸭蛋煎饼果子,那无疑是在亚文化的边缘试探,坚硬,畸形,辣眼睛,必须拍照上传,动员兄弟姐妹一起谴责。这种谴责分2种:单兵谴责和大兵团谴责。单兵谴责就像我同事,天津人,马场道123号毕业后就在陆家嘴打拼。生活中,他从不正视上海的煎饼果子摊,经常说,“你说介玩意有嘛好吃的?不三不四的,家里边随便找个人摊都比介强!”正义凛然,让人梦回1999年,冯巩在路边招呼我吃大饼卷果子。大兵团谴责,顾名思义,就是抱团狙击。煎饼的江湖腥风血雨,通常是天津以一敌三,主要是谴责北京煎饼。当然了,全国人民都知道北京爷们不好惹,为了稳操胜券,天津爷们得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清晨我嗅着煎饼果子的香味,来到店门前前面有好几个人在排队等候了。一位大概有五十几岁的大妈说:“不要油条,加个薄脆吧,我自己带了两个鸡蛋帮我加上,多少钱?”“一共四块。”老板回答道。也许是我太无知,我还真头一回听说食客买煎饼果子,还能自己带鸡蛋的,而且食客自己带的鸡蛋,煎饼果子店老板也不收手续费。简直良心价,服务还到了家暖了心!怪不得舌尖上的中国会拿煎饼果子大大文章,不仅好吃还实惠的小吃就应该多多推荐!
别看平时,天津人不像京沪那么炸乎,但唯独煎饼果子,可以打破天津人沉默的德性,确立牢不可破的边界。总之,不能跨雷池一步,不然就是对原教旨煎饼的亵渎。所以,当煎饼果子飞出津门大地,一路展翅翱翔,从干净清爽的邻家男孩,变成了染黄毛、抹粉底、穿豆豆鞋的社会人后,外人看来那是流行的味道,是自由的芬芳。但在天津人眼里,不过是一只花里胡哨的野鸡。
买煎饼果子时,老板问我是来旅游的吗?老板一边摊着煎饼,一边笑盈盈的对我:“从08年一直感到现在,足足有十年了,现在每天大概能卖300份,街坊邻居都道我家老主顾了。”语气透露着平和又有自信和骄傲!不管怎样,这家老店的煎饼果子,是吃的我心欢喜,我不是资深吃货,没有特别深刻的美食经历,却喜欢上了天津的煎饼果子,至今回味无穷!
我家里也是华北地区,离天津不远,平时也会吃煎饼果子。但是可能是创新还是啥的,有时候可以自愿加肠加生菜什么的。每次我一提起来这个,他们就会特别激动地并严肃地给我说,煎饼果子必须加这个这个和这个,不能加那个那个和那个,还要用绿豆面的面糊,否则都不叫煎饼果子。
说一句“来套煎饼果子”,那边手底下就麻利地忙活开了:先用油擦刷上薄薄一层油,浇上一勺淡黄色的面糊,紧接着抄起竹蜻蜓一样的推子,只轻轻转一个圈,一张煎饼赫然呈现在眼前,薄如纸,圆如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