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人是不爱循规蹈矩的,每个人本都就是经验的生产者,每个人都在创造无限可能。不再像高中的大家拥挤在通往大学的独木桥上,大学更像一个四通八达的广场,你可以走向任何一个你觉得可能的方向,每个方向都存在无线精彩。
我妈。把我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了几百张,当请帖,邀请别人参加我的升学宴。打扮的有多夸张就不说了,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参加婚礼。我考上清华,她大概觉得这些年的付出都值得的吧。我很开心能成为妈妈的骄傲。
14年刚考进清华的时候我是满怀信心的,毕竟“山东学霸”。但是我很快就发现,在清华你是不配谈“过去”的,毕竟xxx省状元xx竞赛金牌xx保送遍地都是。我避开过去,发现我不知道该如何突出自己。
每个人都太不普通。他们身上藏着辉煌的过往:状元、奥赛金牌或着各类赛事的收割者。每个成就都足以骄傲一辈子。然而在偌大的清华,没人会把这些过往当做是炫耀的资本,因为人人都如此。
认识到无限的可能性。比如宿舍隔壁每天打游戏的死宅,居然是某省数学集训队的种子选手。比如每天嘻嘻哈哈,沉浸在rap里,拿下校歌赛原创组冠军的朋友,居然曾经是某省省状元。
来自家乡父老的无形压力,当初考上清华何等风光,通知书敲锣打鼓送到家,乡长书记登门拜访。村里人以为我毕业就可以进党中央,当大官,以后有事都指望我帮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