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家的普通生活 普通人家的二养四的普遍现实 普通工作的普通收入 普通养老的普遍现象 普通现象的不普通现实 养老的最终事实就是 居家养老10%以内 集中养老90%以上 老人不想去养老院 只能是老人自己有很多钱 或者儿女有很多钱 才能有条件聘请专业人员居家护理老人 能达到这样条件的有多少 10%都是很保守的了 别讲那些臭氧词 没用 现实就是现实 按照父母比子女平均大25岁计算 父母70以上 子女也45以上了 这就是事实 以综合情况来看 70-80年代的出生人口 是最后一批养老的 也是第一批集中大量进入养老院的年龄群体!
现在的中低档次养老院软硬件都欠缺,尤其是服务人员工作责任心差,对老年人态度恶劣,网络上爆光过不少。其次不少不善于交际交流的老年人到新的环境感到孤独,很不适应。現在社会上很流行“抱团养老”这个新方式,几个性格兴趣爱好合得来的老人找个合适的地方,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也不错的。因此很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
子女是老人从小抚养成人的,他们付出的养育之恩,当然只有靠子女来报答。养老院再有优越条件,只有友情,温情,没有亲情。一个丧失了亲情的老人,更为孤独。那怕是受点亲人的气,受虐待,只要能看到亲人,有自己的家,那怕在家中死亡,他也心甘!老人就是这么固执观念!
其实很简单,养老院贵,以后的日子究竟有多长,谁也不知道,所以有点钱也想存着,不愿花光,如果你国家办养老园,不收钱,你看看有没有人进,只怕大家都进,你国家养不起,不成在不愿去。
不习惯集体生活。老人各有各的脾气,看起来集体生活多了玩伴,但也多了矛盾,有人群的地方自然就有纠纷。与他人共住一屋的生活也多有不便,虽然生活规律,但终究少了家居的随心所欲。
传统观念问题,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养儿防老,没有儿女的才去养老院,有儿有女去养老院就是儿女不孝。习惯几代同堂,儿女承欢膝下的其乐融融的生活,不能忍受离开儿女孙辈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