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情怀、共享,当代互联网三大被炒烂的概念。
几个形似太空舱的大盒子堆在一起,配上床品,加上个二维码收费,名曰「共享床铺」,便能在盛行共享经济概念的这个时代备受广大网友传播,被媒体所关注。然而好景不长,推出共享床铺这个概念的「享睡空间」还正在各城市开办得火热,便传出了疑似被警方查封的消息。据媒体报道,在本是「享睡」高峰期的时段,中关村中钢国际广场创业公社的一处享睡空间却大门紧闭,而据该区域工作人员称,该享睡空间已被警方查封,具体原因尚不得知。由于没有官方消息,中关村的这个享睡空间是否真的被警方查封了我们目前还无法知晓。但据上海区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只有上文提到的中关村创业公社处停业,其他地区的共享床铺运营正常。爱范儿试着扫描了二维码,页面显示该小程序系统正维护中,无法打开。钟点房改个名就算共享经济了吗?「共享床铺」这概念,听着很新鲜,然而仔细想想,不就是胶囊旅馆的缩小版吗?其实支持短时段使用的睡眠舱,在一些机场也早有成品。芬兰赫尔辛基机场的这款睡眠舱,可以让机场旅客在登机口附近享受数小时的安静睡眠,每小时 6 欧元起。国内西安咸阳机场航站楼的迷你睡眠舱,主要都设置于航站楼内,之前的收费标准为每小时 40~60 元。白云机场的偏豪华,官方名字叫「旅客计时休息室」,配备液晶电视、充电插座,还有 24h 热水卫浴。但入住之前需要先到前台登记。
虽然上述迷你睡眠舱大多建在机场,主要为满足旅客等候航班而设,但普通市民想要享受到短时间内的睡眠也早已有其他渠道,如快捷酒店钟点房。
即使配备一次性床单、自动紫外线消毒,卫生问题依然无法让人安心。另外,这些一次性(床上)用品在使用之后需要依靠顾客自觉投扔垃圾桶,这意味着,舱内的卫生情况主要取决于前面使用者的素质。除去这些与顾客息息相关的个人体验细节,共享床铺还有营业方面的审批漏洞。「睡觉」这一特殊行为与坐座位不同,我们需要更为私密的空间,也需要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道理很简单很废话:人在睡觉的时候无法保护自己。所以提供「睡觉」服务的旅馆,也有着自己相应的管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