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星瓢虫,成虫体长9-14毫米,宽7-9.8毫米。体呈卵圆形,似瓢虫。体黄褐色。头部具细小而稀的刻点。触角短,第一节粗、末端3-4节呈黑色。每个鞘翅上有5个椭圆形黑斑。后胸背板叶侧及腹部各节两侧均有1个黑色斑。中文学名:十星瓢虫。分布:在中国分布干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和贵州;国外记载于朝鲜和越南(北部)。形态特征。十星瓢虫。鞘翅目,瓢虫科。成虫体长9。十星瓢虫14毫米,宽7-9.8毫米。体呈卵圆形,似瓢虫。体黄褐色。头部具细小而稀的刻点。触角短,第一节粗、末端3-4节呈黑色。每个鞘翅上有5个椭圆形黑斑。后胸背板叶侧及腹部各节两侧均有1个黑色斑。头黑色、复眼黑色,内侧凹入处各有1淡黄色点。触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额外侧为黄色。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个较大的近方形的淡黄地。小盾片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两侧共有7个黑斑;翅基部在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三角形白地。体腹及足黑色。生活习性十星瓢虫。在分布区内,主要每年发生1代,但南方有2代的记载。以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过冬,卵粘结成块状,来年5-6月间月孵化。成虫及幼虫均取食叶片,便叶片呈孔洞或缺刻状,或将叶片吃光只留叶脉。幼虫老熟后钻入土中筑室化蛹。
药剂防治。要抓住幼虫分散前的时机施药,可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1200倍液,或10%乙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40.7%毒死蜱乳油8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500倍液,或35%伏杀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0%丙溴磷乳油500倍液,或75%硫双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多噻烷乳油500倍液,或50%杀虫磺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7%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5%贝塔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定虫隆乳油15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 2. 5 %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寄主。寄主为葡萄、野葡萄及五敛莓等。天敌。蛹期天敌寄生蜂、寄生蝇。防治方法。十星瓢虫。被害状。十星瓢虫叶蝉以成虫及幼虫咬食植株嫩芽、叶片。叶片常被咬成孔洞,严生时叶肉全部吃光,仅留叶脉。防治方法。清扫田园,将剪下的枯枝败叶集中烧。十星瓢虫。并将老翘皮剥掉烧毁。保护天敌,在蛹期天敌寄生蜂、寄生蝇,少喷全杀药,保护天敌。利用幼虫假死性和吐丝坠落习性。成虫羽化后迁至寄主危害。主要取食葡萄、野葡萄及五敛莓等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