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遇到创伤患儿时,首先应判断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器官损伤,同时进行紧急救治。紧急处理措施及步骤包括:通畅气道,固定颈椎,纠正缺氧在固定头位时应注意,年龄越小,其枕骨部位越突出。建立呼吸,保证通气给予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有张力性气胸者立即胸腔穿刺排气,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血者放闭式引流;胸腔伤口可行闭合性填塞。建立自主循环和静脉通道心搏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药物复苏;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若穿刺3次失败,可直接通过骨髓腔补液,待补液后循环改善,再建立静脉通道。心包积血者立即心包穿刺。止血外部出血者可予压迫止血,出血过多,止血困难者需手术治疗;同时鉴定血型,交叉配血。液体复苏首先给晶体液,量为20ml/kg每次,1/2小时内输入,完成后再次评估患儿休克情况,可重复输入,总量可达60ml/kg。若循环不稳定,可给胶体液或悬浮红细胞等。复苏过程中,应予导尿管以严格监测尿量,1岁以下婴儿尿量以2ml/(kg.h),1岁以上儿童以lml/(kgh)为宜。
监测生命体征、血糖、血气、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淀粉酶、血尿便常规;情况允许及时行头颅、颈椎侧位、胸部、骨盆及四肢长骨等X片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镇静镇痛与保暖在保证呼吸的前提下,可给予安定或咪唑安定、吗啡、芬太尼等镇静镇痛。在检查时还应注意保温。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同时,应对神经系统损伤做出评估,并进行全身检查以了解内脏损伤的情况及严重程度。尽快与外科医生联系,及时手术治疗。
创伤又分为闭合性创伤和开放性创伤两类。前者指受伤部位皮肤与粘膜完整,没有开放伤口或外出血。主要包括挫伤及压砸伤等;后者指受伤部位的皮肤、粘膜破裂而有开放伤口及外出血,并伴有较深组织的损伤,主要包活切割伤、刺伤及撕裂伤等。创伤的急救原则是:1、 对大量出血的患儿,应首先止血。2、 对切割伤及刺伤等小伤口,可挤出少量血液以冲洗掉伤口上的细菌和尘垢。3、 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双氧水或碘酒消毒。4、 对于较大的伤口,止血后用清洁的布覆盖并立即送医院处理。
如果是被刀、剪、玻璃等划破皮肤,可在伤口上涂点红药水防止感染。如果手指被切伤,应把手举高,捏住指根两边,可以止住出血,在切伤处涂些红药水或在伤口周围皮肤涂上碘酒、酒精,用干净的布包扎好。如果手指被切断了, 应一面给孩子止血包扎,一面用干净布把断指包起,和孩子一块速去医院,大多可以接上。同时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头皮破伤不大,可以按压伤口处周围的皮肤,就可止血;然后把头发剃去或剪去,局部涂消毒药水后包扎;破伤较大,必须去医院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