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到了,不吃月饼不算过节,可工厂化的月饼众口难调,大多数的人感觉不好吃,基本不再吃第二次,于是就自己动手做月饼,精准制导,精确打击,打得小心脏酥酥的,软软的,于是乎“家庭自制月饼”就火起来了,但人们的担心也来了,吃了安全吗?个人认为“家庭自制月饼”的安全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技术要过关。国家对食品的生产要求很严:一是生产企业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从业人员要取得《健康证》,生产场所要取得《卫生许可证》;二是生产工艺要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最少也要有企业标准;三是企业还要有化验检验程序;四是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以及保质期要在产品标签上标示。个人制作虽然没有这些要求,但要是技术不过关,卫生就难达标。
其次,原料要过关。制作月饼的原料主要有面粉、馅料、食用油等。面粉和食用油的质量容易把关,买大企业的产品就是了。馅料就不好鉴别了,除了买知名企业的产品,就是不要贪图便宜,这样的质量才可能有保障。建议馅料自己制作,安全又放心。
第三,工艺要挑选。月饼一般是高油、高脂、高糖的,秋季容易腐败变质,保质期短。在工艺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三高的月饼保质期三天,适宜就近送人;采用快递的月饼,要三低,甚至无糖,采用椒盐口味,保质期一般在一周;要是保质期十天以上,则宜采用无油工艺。
第四,送人为主。“家庭自制月饼”一般是亲戚朋友享用,距离近,没啥手续,一般会在保质期内。如果以售卖为主,量大了不说质量难保证,包装、快递等环节耗时不少,还容易与其它物品交叉污染,难在保质期内食用也容易变质引发纠纷。
家庭自制月饼肯定比市场买得更让人放心,更好吃。其实不止月饼,蛋糕饼干这些能自己做的东西,也是越来越流行。就是因为现在空气不好水不好,人体质呈酸性,容易过敏,容易生病。所以对于饮食安全这块越来越看重。
我闺蜜就喜欢在家里自己做蛋糕饼干,饼干能够吃出放糖,但是不会觉得甜或者腻,很好吃。蛋糕比较紧实,有嚼劲,对于血糖高的长辈来说,也是可以吃几块的,很放心。
前几天,小区里有人自己做了月饼,和市场上的就是不一样,最里面是蛋黄,外面豆沙,然后薄薄的皮,特别好吃。虽然保质期短,不过那么好吃的月饼,也不会放很久,早就抢光吃光了。而且吃了自己家做的月饼,市场上那些就根本没兴趣了。
有人说原材料不一定安全啊。我想说,在中国要找到完全安全的材料,你是不是想多了。家里有钱就去国外大超市买食材,没钱就网上买买然后自己做。总之,肯定比市场上的安全。
家庭自制月饼一方面是市场购买月饼频繁出问题,另外一方面是自制月饼更有心意,更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当然很多人疑惑自制月饼质量,个人觉得做好以下几点就完全不必担心。
选材是关键,自制月饼的重要环节就是选材,选材包括面粉、馅料等,一定要购买正规的、质量有保证的食材,切不可贪图小便宜而坏了月饼大餐。
还有就是注意保质期,市场上购买的月饼馅料五花八门,品种多样,但不变的是或多或少均添加了防腐剂,所以月饼可以保存一到两个月不变质,自己做的就不一样了,完全无添加、无防腐,吃起来健康的同时保质期也较短,所以在做的时候考虑到使用不容易变质的馅料,送礼的时候也提醒别人及时食用。
家庭自制月饼,我觉得非常好,这样可以让中秋过节的氛围更加的浓郁。
当然了,家庭自制月饼如果不注意的话,也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要安全的自制月饼,我觉得主要得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保证月饼制作的原材料的质量。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最好不要去一些街边小摊贩那儿购买,因为原材料不知道到底卫生不卫生,最好选择去一些超市购买吧,比较放心。还有就是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原材料的保质期。
其次就是自制的程序。再制作月饼的过程中,尽量保证每个环节都卫生。
最后,就是保存问题。因为自制月饼保质期比较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一次性做太多,以免吃不完浪费,想吃的时候再做,这样不仅卫生健康,而且还新鲜,也不担心保质期短的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