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摸把锅灰表示爱
土家族年轻人有着独特的示爱方式:如果姑娘爱上了小伙,就会选择机会将烧饭铁锅反面的黑灰抹在对方的脸上。
二、许亲反把媒婆怪
土家姑娘找婆家,即便自由恋爱,也须找媒人提亲。媒婆到姑娘家提亲时,遭“骂”,就可能有戏。实际上,是一边套话,一边取乐。而且姑娘的父母、哥嫂最后表态时,也往往会装出勉强同意的样子,埋怨媒婆不该来提这门亲。但绕来绕去还说是看媒婆的面子。
三、过礼“背山”花袱盖
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一群土家汉子背着一大篓东西,上面盖着花袱子,不用问,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小伙子是去女方家“过礼”。土家人把这种背聘礼“过礼”的方式叫“背山”,或者叫“背盒”。
四、临嫁不哭闲话来
哭嫁,是土家族的特有习俗。如果姑娘出嫁时不哭,别人就会认为对父母不孝顺,或者是哥嫂、姑子之间不和睦。
五、发髻不可随意改
土家女子的发髻是婚否的标志,一“开脸”“上头”就意味着已成少妇,其装扮也与少女时不一样,显得成熟有风韵。
六、新娘出门把筷甩
新娘临上路前,要手拿两把筷子,在跨过大门时使劲向身前身后撒去。据说,这撒筷子是祝福兄弟姊妹与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也表示新娘从此走上自立之路。
七、上轿须得哥背来
土家姑娘上花轿时,不是由新郎背,而是由姑娘的哥哥代劳。在拜别仪式结束后,仍由哥哥用背亲袋背上花轿,正如土家民歌中所唱:“红红的背亲袋缠裹着新娘,花花的露水鞋饱含着浓浓的亲情”,离别之情催人泪下。
八、步入洞房看谁快
新人在拜天地,祖先、父母、夫妻对拜之后,新郎新娘会立即抢先奔入洞房,争坐到床上,土家人把这叫做“坐床”。据说谁先坐到床上,意味着将来谁当家。其情其景,风趣迷人。
经自由恋爱,若双方情投意合,便交换信物,男给女“两首长普,手镯”,女给男“鞋垫、笔、日记本”之类的信物,可视为订婚。土家青年男女只要相亲相爱,经寨老作证,双方父母同意后,即可完婚。但订婚,不具有习惯法的法定效力,只要一方悔婚,相互退还信物即可终止。按土家族习惯法,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夫妻再娶行为,并且用以歌偷情“作为正式婚姻的补充,且男女平等。正如“道途想遇,不分男女,以歌声为奸淫之媒,虽亲夫当前,无所忌避。”按土家族习惯法,对无儿子的家庭,族规给了一条出路,允许过继一个同姓氏孩子。从前,土家族招上门女婿是绝对行不通的。现今可也,但人们还是流传“背鼓上门自讨打,招女婿丑把戏”,这样的经验。因而除非万般无奈之下,男人不当上门女婿。
猪脚的功能与文化认同,猪脚,本是猪的脚,与牛脚、马脚、羊脚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动物的一个器官而已。但在土家社会,土家人则围绕猪脚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猪脚文化。猪脚就具有聊文化认同的意义。如果在土家社会的一些礼仪场合,没有猪脚,那么当事人就会被旁人议论和嘲笑,甚至被谩骂。另外,猪脚本身的使用价值,又决定了它在特定场合中又具备了更为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是特定思想感情的象征物。在土家婚礼过程中,猪脚是一种特殊道具,它一般会浓重登场五次。在土家诞生礼中,它会浓重登场一次。在部分土家人中会有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