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气温高,鱼塘里的水温也比较高,而这个时候病菌、细菌等繁殖都处于高峰期,塘底的微生物分解也火热的进行,分解产生的氨氮等都对水体质量有些不可避免的影响。所以,夏季要减少鱼的死亡,关键在于对水质的把握。正常的水质应该透明度在30-40公分的样子,水体呈现淡绿色,水面没有一层油面。在这样的水体环境下,鱼是比较适应的,也不容易出现病害。而要让水体有一个好的质量,除了平时的消毒、底改以外,换水也是很重要的。
要有增氧设备,如果一个池塘含氧气量高的话,也就很轻松能分解掉代谢产物和多余有机物,还有氨类等等,夏天是渔业生产的关键时刻,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其次就是氨和硫化物能引起鱼的中毒,高浓度能引起鱼死亡,但是这些有害气体随PH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在夏天池塘需要一个合适的碱性环境,同时注意不能让水质过肥,里面的树枝能要即时捞出。
一般,在养殖的春季时段,我们会降低池塘水位来提高水温,以便促进水产养殖动物尽快生长。如果到了夏季,没有及时提升水位,水温升高,池塘底质直接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腐败速度进而加快,水中有害物质增多。再有,水温提高,投饵量增加,残饵量和排泄物就会增多,也会增加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夏季雨水多,时常会遇到闷热天气,如果遇到闷热天气时候要巡塘并及时的开启增氧机,避免出现翻塘问题。要夏天减少鱼的死亡,最重要的水质问题。只要保证好水质的质量,鱼是不会随便就出现死亡情况的。对于放养鱼种,要进行消毒,同时要注意水温温差问题,避免鱼出现应激反应死亡。
养鱼之前,池塘要清理一下,目的是杀灭有害菌类、微生物、寄生虫以及一些凶猛的鱼类。把池水放干,曝晒一周,然后将生石灰均匀撒在塘底,再用铁耙耙平、耙匀,一般每亩用量50公斤。然后注水,一周后再考虑买鱼。
不知道你养的什么鱼?面积多大?水多深?有没有过滤、加氧?新买的鱼有没有过水、杀菌消毒?放鱼前鱼塘有没有杀菌消毒?夏天鱼塘有没有遮荫,或者种植一些水生植物让鱼有个阴凉之处?这些问题,都和鱼的死亡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