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十二怒汉》到底好不好看呢?优质

632次浏览| 2022-10-11 05:13:07 更新
来源:互联网
3个回答
满意答案

撇去“无罪”和“有罪”两种观点的冲撞,案件本身和陪审员的素质中也体现出不少社会矛盾。案件的当事人,一对来自贫民窟的父子,生活在社会底层,其身份低微而造成命运悲惨;穷人面临着歧视,以10号大嗓门为代表,尽管大多数人并不认同这种歧视,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并保有其杀伤力;在司法制度体系中,律师因为捞不到任何好处而渎职,检察官为了起诉成功而忽略事实,使得被告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视公正如无物;还有扭曲的父子伦常,人性的脆弱等等……这些固有其时代背景,可即使到如今,都是尚未被解决的难题,甚至变本加厉。

故事尾声,建筑师为传呼公司老板披上外套,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尽管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虽然用在这里不尽然恰当,但是可以想象,社会正是需要这样能够平和地看待以往的争端,宽容地伸出援手的人。建筑师在门外与老头互通了姓名,雨过天晴,各奔东西。没有好莱坞式英雄最终伸张了正义的气势磅礴,只有各自重归生活的平静,这样似乎刻意地淡化,何尝不是一种祈愿,希望这样的精神不再是英雄主义的,而是渗透于生活,如同家常便饭一般,深入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呢。

影片开始时,十二位陪审员坐在法庭上,十二张陌生的脸,连记住也很困难;而影片结束时,我们却看着越来越多的脸部特写,了解了他们每一个人的性格和想法。我想这也许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法律走下了集体主义的神坛,而来到每个人的面前,为个人而服务。无罪推定的采用,正是出于这样一种人本主义的关怀。而当我们从集体转向个体,去深入地看一些事物,也许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很不一样。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去全面而理性地分析,才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事实,才能够除却个人情绪平等接纳他人,才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们会来这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肩负着重责大任。我一直觉得这就是民主社会的优点。我们收到信,被通知要来这里,决定一个跟我们素昧平生的人到底有没有罪,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判决,我们都拿不到好处,也没有损失,那就是我们的国家能这么强大的原因。 ”虽然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颇有教育意味,美国陪审团制度是否合理还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所推崇的“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的精神,乃是仁德的体现。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是每个人都应有的素养。

十二位陪审员中有的主见很模糊,例如2号小职员和12号推销员;有的推崇理性分析,如4号股票经纪人和11号钟表匠;有的偏见严重,如3号传呼公司老板和10号大嗓门;有的甚至漠不关心,想7号那位赶着去看球的先生;8号建筑师的立场很显然,其余的虽然支持有罪,但大多数都是想当然的认定,而缺乏实打实的思考。这种态度以及随后态度的分歧,本身就带有矛盾性,反映出彼此之间性格的差异,同时也是社会各种不同声音的投影。随着一项项证据的推翻,人们也不断修正自己的立场,这是基于对于真相的探索的力量;而人们态度的改变,亦是法制对于人们的教化的象征。比如2号小职员,他一开始时称“这很难说出个为什么,我就是认为他有罪”,他的人物性格也表现得比较弱势,而他在思维不断受到引导之后,能够拥有自己的合理怀疑,独自提出刀刺下去的角度不合理的疑问;又比如11号钟表匠的先生,也很快怀疑少年回到现场的东西。当然这种教化不是百分百有效,像12号推销员知道最后依旧很容易被两方观点左右;4号股票经纪人,精英知识分子的代表,其受教育程度和涉世经历赋予其内心傲慢和固执的一面,但他究竟还是愿意在事实面前低头。这样的并不理想化的发展反而更具有真实性,因为事实上任何一种的教化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效果,从众心理在社会上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刻意地歌功颂德反而会产生不自然感。

“盲从”常被定性为冷漠的愚蠢的,影片中同样鼓励人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7号和12号确实略带批判色彩。当钟表匠对想看球的先生吼道:“谁给你这样的权利玩弄别人的生命!你投‘无罪’必须是因为你认为他无罪!”想看球的先生耸肩:“我就是认为他无罪。”钟表匠也只能抽搐了下嘴角,回到原位。这样的现象只能说是无可奈何的,这也为什么意见领袖的沟通技巧尤为重要。

尽管《十二怒汉》在1957年奥斯卡奖角逐中惜败于《桂河大桥》,几十年过去的今天其口碑却越涨越高。从电影的成就上来讲,它的表现手法独树一帜,在一个简单的房间背景下,单靠十二名角色和对话动作撑起整部电影,而节奏把握和台词撰写都拿捏得相当成功。这部电影更是融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于一体,用艺术的阐释来探讨司法制度与人性和正义。

影片的故事情节清晰明朗,讲述的是一个少年被认为有弑父嫌疑,在法庭上种种证据都指向有罪的情况下,十二位陪审员中有一位却展开怀疑,最终局面戏剧性地扭转,陪审团达成一致,认定少年无罪。

影片一开始就只给了被告的少年一个特写,没有仔细刻画他的心理,乃至知道影片结束都没有揭露这个少年究竟是不是凶手。陪审团对于案件的判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脱离了案件本身的,这个少年有没有犯案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手里掌握生杀大权的陪审团对于案件的慎重怀疑,以及这怀疑的推动力,即对于生命的高度尊重,才是本片的核心。

影片中的的十二位陪审员,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的职业生涯,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性格教养,旨在将其塑造为具有社会代表性的十二人。他们对于一桩案件的态度,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而主人公8号陪审员身上所寄予的,则是司法体系的初衷。它是一种很纯粹的、从个人角度出发去尽可能维护每一个人利益的愿望。这个愿望一开始是微弱的,但当一个一个人都倒戈向无罪时,正是象征了这种愿望得到了重视——尽管困难重重,民主司法制度终究还是会获得人心。

收到632个赞
最新文章
《十二怒汉》到底好不好看呢?
《十二怒汉》到底好不好看呢?
追剧小科普10-11
惜食惜人
惜食惜人
632
中国人比美国人健康吗?
中国人比美国人健康吗?
追剧小科普10-11
毒舌小瓜妹
毒舌小瓜妹
870
你为什么逃离了“北上广”?
你为什么逃离了“北上广”?
追剧小科普10-11
百事综闻
百事综闻
490
房产中介有哪些骗钱的伎俩?
房产中介有哪些骗钱的伎俩?
追剧小科普10-11
微游戏着迷
微游戏着迷
965
是谁给了我们生活的压力?
是谁给了我们生活的压力?
追剧小科普10-11
嗳妳啊
嗳妳啊
412
讲一讲你遇到过最执着的骗子是什么样?
讲一讲你遇到过最执着的骗子是什么样?
追剧小科普10-11
手游这点事
手游这点事
498
什么场景会让你想起自己以前喜欢的人?
什么场景会让你想起自己以前喜欢的人?
追剧小科普10-11
吾说
吾说
973
什么场景会让你想起自己以前喜欢的人?
什么场景会让你想起自己以前喜欢的人?
追剧小科普10-11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
996
大学生刚毕业签的工作薪资多少钱?
大学生刚毕业签的工作薪资多少钱?
追剧小科普10-11
看电影看到死
看电影看到死
984
在面试时,考官问:你为什么来这里上班,你该怎样回答?
在面试时,考官问:你为什么来这里上班,你该怎样回答?
追剧小科普10-11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
782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