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热力设备停用之后,难免会因为主客观因素出现各种腐蚀问题,因此,必须要针对腐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进而保证防护的有效性。火电厂热力设备主要存在着应力腐蚀、高温腐蚀、酸腐蚀、析氢腐蚀和耗氧腐蚀及二氧化碳腐蚀等腐蚀现象。介质浓缩腐蚀是锅炉本体的主要腐蚀形式,主要原因就在于锅炉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状态下,炉内水处理工况不当或者是炉内水局部浓缩都会导致炉内水pH值偏低或偏高,进而出现酸性腐蚀或者碱性腐蚀;水冷壁腐蚀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内壁腐蚀和外壁热腐蚀。对于外壁腐蚀主要为硫的腐蚀,实际就是热腐蚀,煤中的硫物质会在一定温度下产生硫酸盐沉积物、硫化气、硫酸盐熔融物等,进而造成火电厂热力设备腐蚀。火电厂汽轮机所出现的腐蚀基本是酸性腐蚀,主要是由于离子交换树脂、有机物漏入火电厂的热力系统内,或者初凝结水的pH值过低,进而出现酸性腐蚀。但是只要提高汽轮机设备的严密性,严格控制好水质,避免汽轮机内漏入空气,那么通常都不会出现汽轮机腐蚀问题;火电厂凝汽器所出现的腐蚀基本是低温酸腐蚀。由于凝结水缓冲性差、水质较好,只要二氧化碳存在于水中,就会降低水的pH值,进而出现酸腐蚀,形成腐蚀原电池,出现诸多的点蚀坑,并逐步发展,最终导致凝汽器穿孔破坏。在短期内使热力设备金属表面遭到大面积破坏。因为停用腐蚀极大地损害了金属材料本身,并在材料上留下了块状蚀坑和针刺状蚀点,成为运行阶段产生致命性局部腐蚀的诱因,因为停用腐蚀的部位往往有腐蚀产物,表面粗糙不平。
锅炉、汽轮机等热力设备停用期间,如不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则锅炉、汽轮机及水汽系统各部分的金属内表面会发生严重腐蚀,因此要进行热力设备停备用期间的防腐保护。停备用设备的保护方法有:干燥法(有烘干法、热风干燥法、干燥剂法),加入缓蚀剂法(联氨法、氨液法,Na3PO4等溶液法);防止氧气进入法(有充氮法、充氨法、保持压力法、和保持蒸汽压力法等)。保护停备用设备的基本原则:不使空气进入停备用设备的水汽设备内部。使停备用设备水汽侧的金属表面保持干燥,防止空气进入,维持停用设备内部的相对湿度小于20%。如果锅炉和加热器内部充满水或金属表面有水膜,可使用缓蚀剂处理,使金属表面处于钝化状态,或者形成不透水的吸附膜。
为保证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热力设备在停用或备用期间, 必须采用有效的防锈蚀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停用腐蚀。按照保护 方法或措施的作用原理,停用保护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阻止空气进入热力设备水汽系统内部。其实质是减少起金 属腐蚀剂作用的氧的浓度。这类方法有充氮法、保持蒸汽压力法等。表面凝结水膜,形成电化学腐蚀电池。这类方法有供干法、干燥法等。三是使用缓蚀剂,减缓金属表面的腐蚀;或加碱化剂,调整 保护溶液的pH值,使腐蚀减轻。所用药剂有氨、联氨、气相缓 蚀剂、新型除氧一钝化剂等。这类方法的实质是使电化学腐蚀中 的阳极或阴极反映阻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