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第二个回答,公交上的阅读体验的确有些不佳,所以个人在交通工具上通常选择地铁。
前些天某晚,和网友约好了去买TA的的蛋糕卷。晚上出门前发现有关交通工具我有两种选择,一是坐地铁,二是坐公交车。从所需时间上地铁自然是快一点,从路径上,下车后走的距离都差不多,从费用上说当然是公交车最划算了,单程来算,公交车只需一元,而地铁则需要三元,往返路上能比地铁省出4块钱,从舒适程度上因为已经是晚上了,所以应该两者都有座位,舒适度基本差不多.
但是,但是问题来了,还有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点从阅读的角度说呢?这一方面地铁就完胜公交了,因为地铁平稳快捷,尤其车厢内环境好,上车后大可在座位上一直坐着看书看到下车,但是公交车就不保证了,不像地铁那么平稳不说,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光线问题。
只要坐过公交的铜子都知道,到站后亮灯乘客上车,开起来以后关灯,如是往复,如果你要做一个月只上十几站的公交的话,那就是你的眼睛要不断在亮光暗光中不断适应,这一点想想都累的不行,更不要提一路上的颠簸以及相对于地铁乱糟糟的车厢环境,所以所以虽然个人要去的地方是公交直达地铁,需要换乘一次,虽然在费用上单程要多掏上两块钱,但是那本个人非常喜欢的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9件事中说的那个例子:
乘上下班的特快电车不感到疲倦
乘电车上班需一个小时以上的人,利用特快电车也是方法之一。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间,还开行的有上下班专用特快电车。
例如,埼玉、栃木方向的“你早栃木”、“家庭班车古河”,神奈川方向的“湘南班车”、八王子、山梨方向的“快事”等,都是“上下班特快车”。
在普通车票或月票以外,再买500日元左右的特快票,就可以乘这些车。车厢与普通的车厢不同,座位宽敞,还带有一个折叠式的小桌。
律师奥山美子(39岁),从大船到东京站,乘JR京浜东北线上下班,同时又利用湘南班车享受舒适的上下班时间。
“因为是两个人一排的宽敞座位,所以可以慢慢看报纸。早晨一般要看好几份报纸。晚上回家时,多半是看看工作方面的资料,或者睡一觉。”
能保证舒适的时间与空间。同时,如果乘普通电车需要一小时十分钟,但乘湘南班车只要四十分钟。节约了三十分钟,可谓是一石二鸟。
特快电车当然要花特快车费。如果一天往返一次需要多花1000日元的话,一个月若正常上班,约多花20000日元。因为每个月都要花钱,所以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关于这一点,奥山似乎区分得很清楚。
“对我来说,上下班时间并非单纯的移动时间。是补充工作上不足的时间。工作如果晚了的话,就反过来算,扣除下班后的一部分时间,再作下班算。”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对奥山来说,也是工作时间的一部分。所以想利用电车中舒适的环境。
“一想到那混乱中挤来挤去筋疲力尽的电车,就觉得多出500日元也并不算浪费。”
缩短了路上的时间,避开了拥挤的局面,充实了工作的时间。一想到这些优点,就会感到虽然付点特快车费,也是值得的。 ---我是引用完毕的昏割线
于是不用说,个人果断选择了地铁,对于宅人我而言,晚间的北京是一个从未发现的新世界,比如说哪些综合购物中心里到处是人,有那许多人下班后,不回家在,逛街,血拼吃饭,这对于传统保守如我,是有些惊诧莫名了同时也暗叹自己真是老了,当然似乎年轻的时候也没有过,下班后约朋友去血拼吃饭一类的事件经常发生。
说回坐地铁这事,不得不说地铁的乘坐感受还是很不错的,往返途中都有做座位,令人惊讶的事在归途坐某号线的时候还遇到一个弹唱歌手,弹着吉他一个车厢一个车厢的边走边唱,我刚上车的时候他正用心的唱着BEYOND,我分明见到他身旁一个年轻白领有些红着眼睛塞给他几张零钱。个人也翻了翻书包,一瓶水都没带,实在没啥好给的,只好作罢。至于看书这个问题,我在往返路上这两小时里看完了蒋勋谈宋词,还看了半本蒋
勋谈唐诗,手机上看的,点到谈宋词的最后一页时,居然没法再翻页了,不由一楞,这才发现书已经看完了。是为记。
在公交上看书眼球需要时时保持与读物的位置,加上阅读本身也需要眼球移动。多个运动叠加,给眼球造成了很多负担,导致眼睛易疲劳,影响阅读,并且眼球传来的画面是静止的,但内耳传来的信号是运动的,这样严重的破坏了大脑内的平衡性,就容易产生眩晕感,所以不建议在公交上看书。
如果你真想利用公交车上的琐碎时间提升自己,有几个小推荐
选择有声读物
可以选择用有声读物替代书籍,可以在软件商城里面搜索有声读物,就会有很多相关软件,可以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用。
推荐几个软件,哈哈。一个是“懒人听书”,里面书籍较多,各种类型的书籍都有。还有一个是“喜马拉雅FM”,这个里面也有很多搞笑广播,还有郭德纲的段子啊等等。现在这种听书类的软件多的多,可以自行搜多。
听短文背单词
要想学习可以下载一些背单词或者学英语的软件啊,比如“墨墨”、“疯狂英语”、“英语听力口语”啊,等等,如果不是学习英语的话也可以搜日语啊、汉语啊,现在市面上各种app多的数不胜数,只要你想学都能找到,所以动动手指搜一搜就可以啦。
简单的塑形小锻炼
像网上都有很多教程教大家一些简单瘦身塑形的小动作,大家可以搜一搜自行练习,比如说在车上用手抓住吊环,用力握住再放松,这样反复几次可以锻炼手腕。在这比如站在门边的柱子旁边就可以扶着柱子,然后脚后跟抬起保持几秒钟再落地,这样反复多次可以有效的锻炼大腿小腿肌肉,起到瘦腿美化腿型的作用。
只要不会打扰到其他乘客,你都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锻炼自己的局部部位,起到一个健身的作用。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并不是特别提倡运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读书。因为对于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内容,在碎片时间内是很难进入深度思考的,又或者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因为中断而影响吸收的效果。
如果说你的碎片化时间比较多,并且希望运用这些时间来读书的话,那最好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选择连续性不是很强的书籍
碎片时间比较适合阅读一些碎片的内容,有一些书籍它的前后章节并没有那么的连贯,由一篇篇的文章或者一个一个的小故事组成。
那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运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一到两个章节。这样读到了你就获得了一个道理或者一个知识,并不需要前后情节连贯,阅读的效果会更加良好。
2、阅读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就像刚才说的,我们碎片化的时间只适合去阅读碎片化的内容,整体的内容需要运用整块的时间专注地去进行思考或者输出。如果想要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做足充分的组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你每天上下班的时间,如果选择始发站出发的车辆,或者错峰出行,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出发,那有座位的几率就会大一些,那这样阅读的效果就会方便一些。
另外,如果你需要阅读电子书籍的话,最好提前下载好书籍内容,这样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虽然碎片时间可以读书,但我还是建议你能找一个整块的时间,把当天阅读的内容整理一下心得,梳理一下思路,这样吸收的效果会更好。
我是欧阳芊双,专注于个人成长与效率提升,更多内容欢迎访问公众号【欧阳芊双】ID:qianshuang2016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太经典、深刻书籍很难通过碎片化时间读懂得,所以碎片化的时间,能够有收获的书大多是开拓视野的书,或者阅读难度中等的书。这些书也应该是自己马上需要看的书,这样自己才会用心看,也方便自己消化吸收,同时自己又能看的进去。每周计划看的书,都要做好计划,规定每天看多少页,多长时间看完,并且做好读书笔记。
其次,考虑到碎片化时间,指的是坐地铁、公交车的上班下班的通勤时间,午休时间,上厕所的时间等等。特别是坐公交时间,不太稳定,所以如果无法看书,可以听书。这段时间最好保持在半小时以上,听的书可以选择心理书籍比如《被讨厌的勇气》,也可以自己喜欢的小说书等等。
如果是坐地铁,可以看电纸书,书的电子版没有的话,也可以把纸质书的重要内容拍下来,用手机去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每天看的书都要好好复述一遍,理解清楚自己今天听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及时做笔记记录下来,以免日后忘记。
如果你觉得这样不太方便,也可以在豆瓣上看他人的读书笔记,或者关注一些很不错的读书微信公众号,比如剽悍晨读、深夜书桌等等。看完之后做好笔记,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