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影看完后,内心会充斥着莫名的激情与感动,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大鱼》就是这样一部影片。
一位喜欢夸夸其谈的父亲,不断讲述一些传奇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父亲的亲身经历,同时带着强烈的魔幻色彩。故事陪伴儿子走过了他的童年,当儿子渐渐长大成人之后,他意识到父亲所讲的故事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父亲的话其实都是大话和谎言,于是对父亲逐渐疏远乃至心生厌恶。
当得知父亲病危的消息,儿子带着妻子回来探望。面对病榻上不久于人世的父亲,儿子萌生了破解故事真伪的念头。他开始试探着与父亲交流,并向父亲的朋友打听,还去故事中父亲曾经到过的地方一一求证。于是,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故事相互连贯并逐渐清晰:住在沼泽木屋的女巫、丑陋的巨人、如世外桃源的幽灵镇、神奇的马戏团、童话般的求婚、不可思议的战争逃亡、啼笑皆非的银行抢劫、父亲买下幽灵镇并把它恢复原状的大手笔,还有故事中出现多次的那条怎么也抓不住的大鱼。尽管在外人看来,故事依旧魔幻,依旧无法让人信服,但走进故事之中的儿子却渐渐相信了故事的真实性,并深深的理解了父亲。 影片的最后,儿子亲自来为父亲的故事结尾,他要赶在父亲咽气前,帮他完成最后的愿望——变成一条大鱼。儿子把父亲抱上轮椅,冲出病房,象越狱似的逃离医院,开车飞奔至湖边。这时,父亲所有的朋友,包括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已静候在那里,微笑着与父亲作别。夕阳下,母亲站在水里,长发飘逸,光彩无比,一如故事中那般的年轻美丽。父亲把戒指摘下,交给母亲,与母亲含笑吻别。儿子缓缓把父亲放入水中,父亲双臂合抱在胸前,闭上眼睛,任由湖水浸漫过自己的身体。转眼间,父亲变成了一条大鱼……
《大鱼》我看了两遍,第一次觉得电影是讲父子之间的亲情关系。儿子与父亲产生隔阂和误解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是消除的方法只有一个——爱和理解。上个星期又看了一遍,距离第一次看隔了两年,这次看完之后感慨颇多,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写这个影评,甚至不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观点。
让我先试着提出这么几个问题:《大鱼》中的那些故事是真实的吗?影片结尾父亲变成了大鱼有什么含义?影片中的大鱼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无知和混沌开始的。孩提时代,世界对我们来说,就是每晚睡前父亲讲的一个个童话故事,我们对故事中的女巫和巨人深信不疑。后来逐渐长大,我们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探索更大的未知。于是我们走出童年的小镇,去尝试实现自我价值的种种可能。孩提的童话破灭了,成人的童话取而代之,我们又期待浪漫的爱情,渴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伟人或者是英雄,成就一番大事业。即使这一切都无法实现了,至少我们还可以对着儿子继续我们的童话之旅。
从儿子的角度来看,他找寻故事的真相有意义吗?《大鱼》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真相往往都是残酷和丑陋的。如果清醒的看,人生是一个乏味而痛苦的过程,我们为何不把它当成一个童话来对待呢?所以,只要有爱,只要有梦想,人生就是一个美仑美奂的童话。反过来,假如人类失去了爱,失去了梦想,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呢?欣慰的是,儿子最终明白了这一点。
弄懂了这些,让我们再来看前面的问题,就很容易找到答案了:1、故事真不真实重要吗?想想人生真实吗?2、正如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尾: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假如人死后能重归自然与混沌,这难道不是同样幸福吗?3、不要忘了,我们每个人曾经都是一条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