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的是阅读的效率的话,横排更优。和审美无关。
人眼横向活动及辨识的范围、速度都是高于竖向的,和习惯无关,这是身体机能。(自己动动眼球感受一下呗。)永远不要小看造物的力量,顺着身体和本能来吧。
另外,关于有些答案里着重强调的视觉上的对齐,有几句想说的。
1、不是线对齐了才是对齐。按照语言书写习惯来看,西文是基线对齐,中文是中心对齐。西文的视觉中心是x-height区域,虽然meanline之上和baseline之下都有东西,没人抱怨阅读需要看到x-height之外的部分而导致眼睛累的。中文字体同样做到视觉重心统一就好,拿一些不会出现的文字组合样本说横向笔画对不齐,个人觉得意义不大。
2、影响阅读的因素很多。你是读小写英文快还是读大写快?不过要是换成阿拉伯数字的话,你能看old style(见下图)顺眼不?反正绝不是对得越齐越好这么简单的事情。中文字体设计得好的话,小字中宫够足,字形准确清晰,视觉重心统一,唔现阶段可能还需要一个靠谱的Hinting……这些合到一起,才是良好阅读体验的保证,而不是单纯的对齐笔画
而且说到底,横排比竖排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罢了。都说背古文的摇头晃脑,为什么?因为他看完一排要抬头看左边一排,而人眼是水平排列,看一行甚至都不用摇头,所以横排打败竖排并非那么难以理解。至于日本为什么还保留着竖排,我猜可能是,由于主动脱亚入欧,文化受到的冲击较小,使得习惯得以保存。但到了互联网时代,至少在网络上,好像日本使用的是横排吧。
主要还是出于实用性的考量吧,不说别的好像台湾地区的网站也是自左朝右,自上而下排版吧,之所以妥协还是和显示文字的介质有关。古代中国文字排列主要是从上到下的竖排,我猜可能和竹简有关,竹简的条形结构使得古人从上到下书写,又由于阅读时是展开来的,从右侧展开,自然是从右至左开始书写。并由此形成习惯,即便是纸张,你看绝大多数的卷轴依旧是从右向左滚动打开的,所以养成了古人自左向右阅读的习惯。特别是卷轴,折子,扇面这类长卷更是使得横着写不现实,毕竟你要读第一行要打开整个卷轴。
看直排吃力主要是因为现在大部分直排的排版比较反人类, 具体而言就是:字号与行的长度不协调, 比如行过长或者字号太小;字距与行距不协调, 比如字距等于或者大于行距;
如果是在屏幕上看的话, 行过长还可能导致看到每一行后半部分时都需要向下滚动一下屏幕, 非常不方便. 而且直排多采用繁体字, 对于在内地生活的人, 阅读繁体字或多或少没有简体字那样流畅.此外毕竟人的视野范围横向更宽阔, 眼球横向转动更方便 (这也是为什么直排下行不宜过长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