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视剧给我最大的感触是麦子是真男人没错,可能是国内电视剧都这德行,永远跟着八路是对的,这几年大部分的电视剧开始还原历史真相,描写川军,描写中国远征军等等,其实我觉得这部电视里最悲哀的应该是麦子,前期可以看到麦子为兄弟两肋插刀没二话,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知道的世事比二蛋肯定多,体会更深,二蛋当时就像个二流子不是赌博就是满街玩从没干过正事,他们到小街镇发生的事后来麦子为了兄弟留下来一人面对日本人和伪军,其实可以这样说麦子变成这样不奇怪,不知最后导演两集把麦子的人生拍的那么激进,但我想麦子最后到六亲不认连苗子也杀恐怕跟二蛋让秀玲知道父亲是麦子杀的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这是直接导致麦子丧失理智的举动,想一下其实都可以理解,你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时时刻刻为了生存挣扎,去拼去赌,麦子最后说出了他心里话,不错我是一个人把脑袋别到腰带上过
,我时时都在赌,赌明天。这是大概意思吧!这是我的理解,他是一个农民没那么高觉悟,他只为了生存,有枪有队伍他就有安全感,我想换到其他一个普通人身上我想会比他更疯狂,秀玲的离去与反目让他彻底丧失了理智,他唯一的亲人与孩子都将离开他,他一无所有,所有人以为他是坏人,我想换到我们身上一定比他更委屈更疯狂,所以我说这部电视剧最大的悲剧人物就是麦子了,当初他留在小街镇就注定了,葛二蛋最后还劝他,我想这是导演为突出二蛋人物而设的剧情,其实二蛋本人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兄弟是没有回头路了,就算八路不杀他,恐怕国军也不会放过他,这就是我对麦子这个人物的认识,我认为是环境的因素把他逼成这样的,如果秀玲不知道父亲是麦子杀的,苗子就不会死,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是麦子彻底丧失理智的转折点,说句不好听的导演还真狠设置这一点剧情把麦子彻底给毁了,死后还是一个人埋在孤山上,没人看没人问,甚至自己的妻子也不看一眼,麦子是真爷们,换做是我的话可能我比他做的更疯狂,这不是人本性问题,而是周围把他逼成这样,最后丧失的理智彻底把他推向绝路,所以说环境改变一个人,人改变不了环境,出淤泥而不染那只是极少极少的一些人,在生存面前恐怕没几个人能保持自己心智不变,我想把二蛋换到麦子的位置可能更厉害不入流,相反麦子在八路可能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若当年麦子跟二蛋分开,二蛋留城,是麦子去塔湾村找没过门的媳妇。
以麦子那颗多疑、压抑的内心,若在塔湾村遇到像二蛋最初一样的悲惨经历,会扭曲成什么样儿?又怎么可能会得到塔湾村村民的认可,甚至麦子不屑于得到认可,麦子要的是把他们踩在脚下而已。
最大的可能是,麦子在塔湾村受到排挤,心怀怨恨。一旦受到自卫队拉拢,必成为伪军在村里自卫队一员,并想尽办法折腾村民,在收粮、反匪上做出好成绩,这是因为出人头地、获得势力的“最佳途径”,并最终搭上渣五、最终搭上日军这条线。
怎么样,又回到了这条主线上。性格决定命运!
麦子的性格决定了,在当时是不可能跟八路或国军去吃苦抗日、去保护那些个欺负过他的那些村民的。
而如果是二蛋,即使被迫当了伪军,在日后一旦有机会必然反扑,必然去投奔抗日队伍。因为二蛋的性格决定了,就是认准了日本人这个仇人,你给我权算什么,你让我当你老子我该弄也得弄死你。
性格决定命运的另一个方面在于,麦子在伪军里的成功,非其性格、能力、手腕,以其开始在伪军里面跟顶头BOSS渣五的对着干,在现实社会中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说白了就是自不量力的脑残!
只不过走了狗屎运,日军正好需要一个角色来平衡渣五的权力,于是麦子就被日本人当枪使了。还自以为得势。
事实上,如果麦子性格好一点,也可以获得伪军兄弟的支持。但结果呢,最终胜败名列,伪军弟兄都寒了心。
这样的性格角色悲剧是必然的。麦子要能成事那才是狗屎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