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诺贝尔文学奖为何颁给了民谣歌手?优质

453次浏览| 2022-03-03 10:55:21 更新
来源:互联网
5个回答
满意答案
231 0

热烈庆祝诺贝尔文学奖更名“诺贝尔好声音”。

第一眼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还以为是假新闻,在之后更是从“不敢相信”到“不想相信”。因为这事他就不科学。

有那么多“伟大”的文学家都在哪耗着,排着队等着,可是诺贝尔文学奖竟然颁给了鲍勃·迪伦这样一位音乐家,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虽说鲍勃·迪伦还有个诗人的头衔,也的确有几句诗写的也不错。但其更多的还是一个音乐人。其实民谣这东西,有时候是得有那么点诗意。诗和歌很多时候就是一体的。像中国古代,诗经、乐府诗、宋词、元曲,那都是应该配乐唱的。我们念得那些“北方有佳人”、“大江东去”、“但愿人长久”,在过去那就是歌词,不过现在来说曲子失传了而已。

鲍勃·迪伦所做的歌词也是如此,他有些歌,只读歌词,就是透着那么一股诗意,感人至深。但是歌词向诗歌的转变却是一过程,苏东坡写宋词的时候,也没人当宋词是文学作品。现在也是如此,至少在大众和学界的观念中,歌词就是歌词,和文学不搭边。现在的创作人那么多,介绍自己都说的是音乐人,从没见过谁说自己是诗人的。方文山,高晓松,谁敢说自己是诗人?

而且看看颁奖词就知道了,诺贝尔文学奖就是颁给那个音乐人鲍勃·迪伦的。因为颁奖词写的是“为美国音乐传统增添了创造性的诗意表达(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这句话貌似用在格莱美奖颁奖上更加合适些吧。真不知道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些专家想的是什么。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真的是很令人好奇,前些年莫言得奖就够惊人的了,这次又选出个搞音乐的。按理说,这个奖应该不是一个随便的奖,评价标准应该十分严格才对啊。不光要看作品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也要看作者的文学造诣。可今年这无论怎么看都透着一股随便的味道。

152 0

诺贝尔文学奖为何颁给民谣歌手?

有这样的问题,我想更多的还是国人对民谣,尤其是中国民谣的陌生和一定意义上的排斥。

民谣,顾名思义,是民间所流行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因为相对平民化,入门门槛低,所以被广泛推崇和流行。但是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民谣的平民化让其难以在人的观念里登上大雅之堂。所以我们会疑惑为什么诺贝文学奖这样正式这样庄重的奖项,竟然颁给了一个民谣歌手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民谣风在中国的崛起并非偶然,这是大众音乐品味和口味的螺旋上升的结果。世界上永远存在极端高雅的东西,但也少不了亲民接地气的风格。民谣的写实性,传唱性都是其他音乐形式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把民谣这样音乐形式的位置摆正,才有助于我们正确客观的理解这个问题。

其次,据我所知,鲍勃的歌曲虽然并不是严格的文学形式,但是却在歌词中的很多方面体现了环境的变迁,社会的改变,人心人性的变化等等尖锐到用文学难以直接给予适当描述的问题。可以这样说,虽然鲍勃的歌曲不是文学,但是却拥有着文学一样的魅力,在很多方面来说,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体甚至能够超越文学本身。

有些人会问,是不是现在的诺贝尔文学奖越来越随便了呢?怎么做音乐的也可以拿奖??在我看来,恰恰相反。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往往不是单方面单维度的变化。诺贝尔奖项敢于这样做,正是说明其对待文学和对待有文学效应的作品的一种宽容的态度。告诉世人,文学不只纸笔,还有音符。

鲍勃·迪伦的歌,就是最好的诗歌。

最早知道他是在《阿甘正传》,还记得那个看起来木讷的孩子么?还记得那个妈妈说“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得到什么”的影片么?还记得那个不懂的情趣却不停奔跑的汉子么?还记得珍妮唱的那首歌么?对,《blowing in the wind》,是鲍勃·迪伦的歌。

珍妮是用这样的一首歌唱进了阿甘的心里,也是这样一首歌总结了阿甘的成长,当然也就是这首歌成就了一位民谣歌手的诺贝尔文学奖。

当昨天新闻爆出后,很多人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鸣不平,原因竟是心疼他陪跑九年。如果我们硬性的把文学做切割的话,那么迪伦的获奖表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会正在打破这种固有的切割方式。而在他们打破以往文学奖只有传统作家方能将奖项收入囊中的惯例之后,不但扩充了文学的领域,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劳模会”人人有奖的情况。其实,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像鲍勃·迪伦这样非“专业文学工作者”也不是第一次,我还记得有过历史学家、哲学家等等。

当然,对于村上春树来说,前有奥斯卡专业陪跑七年的小李子得影帝的例子,相信村上大叔的春天也应该快到了。而且作为鲍勃·迪伦小粉儿的村上大叔,在自己作品中也常常出现对其歌曲的应用,甚至贯穿。这点从《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音乐随笔集中就可以看到,不但提及鲍勃·迪伦,而且用引领一个时代来形容。所以,相信诺贝尔文学奖给了鲍勃·迪伦,村上大叔也是高兴的哈~

115 0

这恰恰暴露了我们对于鲍勃·迪伦认识的狭窄,大多数人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民谣歌手,而忽略了作为一个诗人的鲍勃·迪伦。(来自某某新闻网)

不管是怎样的人,当他这个奖项,我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质疑凭他会拿到?而是他拿到的真正理由是什么。

就像题头我摘抄的某个新闻网的第一句话一样,我们忘记了理由,只是看到了表面。每个能作词的歌手,并且是做出好词的歌手,我相信TA们的文学功底也绝对不是很差的。

民谣给人的感觉是很贴近的,其中很多也包含着诗书气质,甚至蕴含着某些哲理。这样的民谣比诗词流传度更广,也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不是很好的吗?

文学奖的定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小说,散文这样的问题,它应该更为广泛——对于一切优秀文字的奖励。很明显,歌词就算。

有这样的先例其实也很好,可以为我们喜爱的歌手投上一票不是吗?即使bob可能是因为诗词而得到的,但是他更明显的也是作为一个歌手。

  诺贝尔文学奖不是衡量文学价值的唯一标准,但是文学绝不是单一的文字,文学其中富含的内容是多样的、变化的,对于诺贝尔奖颁给了民谣歌手鲍勃的行为,我并没有多惊讶,或者有过多的质疑,文学它的形式不是单一的文章和书本,只要是文字上出真章那就是文学的范畴,一个歌手的歌词也不例外。

  最重要的是,我认为文学不应该被限制在某一个形式上,任何只要以文字作为载体的好东西,都可以称之为文学。另外,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文学作者,他不是只是埋头写文章而已,他还要去看,去思考,再把人们眼中的普遍,演化成文学笔下的闪光点,大家都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和真正的顶级作家之间的差别,就在于这个天赋上,这毋庸置疑就是一种天赋。

  史铁生曾经说,他的灵魂属于夜晚那股内心的心流,正是千千万万个夜的心流让他写出了能碰撞心灵的文章,写作之于他来说是一种命运。

收到453个赞

送康园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