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都市,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感情有时候会变成一种奢侈的东西。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匆忙奔走,街头拥挤的人群摩肩擦踵,但依旧无法阻止人们心底的那种疏离感。灯红酒绿和彻夜狂欢,却也依旧无法掩盖太多的人心中的那份孤独。每一天里,有太多的人因为工作、感情、金钱等等原因成为一个失意者,却因为在这个看似熟悉却又有太多陌生的城市里得不到一丝安慰,而不得不独自面对,慢慢成为这个城市里独自落寞的“落水者”。既然有人“落水”,那么就需要有人来拯救,就需要有“摆渡人”出现,用各种方法将他们救起,安全送达岸边。
电影《摆渡人》就是讲述一群在都市里专门拯救那些生活和情感失意的人故事。陈末和管春两个死党合伙开了一家酒吧,但是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这座城市的“金牌摆渡人”,他们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却从不对每位需要帮助的人说拒绝,只要你“预约摆渡”,刀山火海都会“使命必达”。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城市里一个个曾经因为各种原因失意的人来到这里求助,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感情问题受挫,
但最终都在“金牌摆渡人”的帮助下走出了困境。影片里各种各样的人因为不同原因而导致的感情问题,以及获得“摆渡”的过程中,在让人感到忍俊不禁的同时,又让人深深叹息。让你明白,在这个获得一份真实的感情几近奢求的时代,其实每个人的心底在都在渴望着一丝温暖。尤其是在自己遭遇失意的时候,这种对于心灵抚慰的渴求就显得更为迫切。
另一方面,这些“金牌摆渡人”表面看起来能够为所有人解忧,却无法为自己“摆渡”。所谓“渡人先渡己”,其实在他们每个人背后,都埋藏着一段无法愈合的感情伤痕。陈末对女友一往情深,却因女友的离去,内心深感孤独;管春因为争强斗狠,造成喜欢的女孩失忆,一直在内心谴责着自己,无法自拔;新加入的“摆渡人”小玉,更是因为无法摆脱与喜欢的歌手的情感而苦恼不已……可以说,这些“摆渡者”在摆渡他人的时候,其实自己也是一个应该被摆渡的对象,但是,这座城市里,没有其他“摆渡者”,最终他们也只能依靠自己的内心来拯救自己。观众慢慢会从电影中发现,在这个世间,人人都是摆渡人,每个人也会被摆渡。“摆渡者”有时候是他人,有时候是自己。
看完了电影。也明白了为什么影评人都骂的那么厉害,甚至引起全民欢乐吐槽编辑段子,因为这个电影完全不是拍给影评人看的,他是一个不按章法拍的“外行”的电影,任何评论的理论都不适用。对这个片子的好恶基本完全取决于个人感受,我看的时候还是感受到了快乐,有观影愉悦的,跟观影前的期待值也有关系的。
确实有的地方挺烂的,但也有很多地方单纯的可爱动人,让我觉得挺好看,尤其后面陈奕迅那首《不如这样》配着一串快速剪辑画面响起的时候,好像回到以前天天谈恋爱喝酒泡夜店的日子。
总之这个片子让我感觉到他
其实有一种单纯跟真诚,并不是想拍一个烂片来糊弄你,他是很认真的在拍一个电影,一个热热闹闹像是大杂烩火锅的片子。或许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张嘉佳可以请到这么多的大咖演员,大腕儿导演,包括牛逼的技术摄影服化道来帮助他,单纯只解释为这是因为钱或人情,我是不太相信的。本片整体有点像二十多年前的某些香港电影,那些搞笑方式跟桥段,甚至完全不在乎合理性的弱智剧情…但又突然有些地方能打动你,让你觉得好笑,甚至有些笑是气笑的。如果二十年前的好多香港电影拿到今天来看,也会犯尴尬症觉得是烂片。
这大概是一部只适合消磨时间的电影吧,毕竟里面一些粤语歌和国语歌还是能勾起不少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