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手机号可以被继承,这真的是一件神奇而又有人情味儿的事情。
有的人离开了,但很多通讯好友或许不会第一时间知道,等哪一天想到了老朋友的时候,把电话打过去却是空号,这会让对方摸不清头脑,想着情谊走尽,却不知道故人已去……这难免会造成误会。但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继承了你的手机号,帮你传达这种信息的话就可以避免这种误会的发生。
除了手机号,可以继承让我想到的还有QQ号,微信号,微博号,个人公众号,甚至是当下流行的抖音号。
首先来说一下QQ号。QQ上面我们加了很多老师同学,所以说QQ是我们使用最早的社交软件,QQ号里承载着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年少,我们的幼稚无知,装满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
在那个QQ泛滥的年代里,我们会偶尔发一条个性签名来表示自己所谓的成熟。也会写一些特别非主流的说说,喜欢上传自己拍的特别丑,但很清纯的照片,喜欢在朋友的空间里留言,踩一踩。喜欢玩QQ牧场,喜欢大清早订个闹钟去朋友的QQ农场偷菜……喜欢和陌生的漂流瓶的好友聊天,在漂流瓶里投放自己的心情。这些都是QQ留给我们的青春回忆,所以如果哪一天QQ也能被继承的话,那么我们的好友就永远不会是灰色头像……
其实再来说说微信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在微信上购买商品在微信上转账或者生活在朋友圈里,微信是一个特别便利的社交工具,而且微信的私密性也很强。如果有一天微信号也能会被继承的话,那么我们的一些个人的财产也会也可以转让给他人。这个道理和QQ号希望被继承的道理有一些类似。
最后再说一下下微博号个人公众号,以及一号等等,这些类似于自媒体的这种运营的账号。因为这些账号都是面向大众的,它比QQ和微信更加大众化,它并不是注重隐私的。有一定的自己的粉丝基础,所以这些帐号如果一旦运营者不在了,不能被继承的话粉丝将无处可寻。但这些账号如果能够会被继承的话,那对粉丝也是比较负责任的。
近日,江苏溧阳的一位市民刘先生的父亲因意外突然去世。因为他生前是做生意的,所以他的手机号里面有不少老客户。如果一旦因为他过世而被销号,那未来刘先生肯定会损失不少潜在的生意。然而手机号码的转移又是需要由双方亲自到营业厅办理,但问题是他父亲已经过世了,这下可难倒了刘先生。不过好在后来经过当地公证处确认,此手机号码属于虚拟财产,刘先生最终顺利地继承了该号码而避免了一些无形的损失。
如果说到大家最希望无形资产能被继承的,一定就是车牌了。北京和上海的车牌有多难拍?不少人一提起此事就怨声载道。那么,好不容易拍到的车牌到底能不能继承呢?
对于这块最贵的“铁皮”,上海市交通委法规处工作人员是这样解释的:车牌其实只是额度的一种载体,我们现在讲的额度,只是本市中心城区的一种道路通行权。既然是道路通行权的话,也就不存在继承的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仅是通过拍卖的一种方式,来进行一种分配。
工作人员又进一步解释说:“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市民拍下来的额度并没有时间的限期,但因为它是一种行政许可,因此不能称之为继承,而是流转。”也就是说上海车牌在父母子女之间,还有就是夫妻之间虽然不能继承,但却是可以直接流转的。
在北京,车主去世后继承人无需取得购车指标即可办理过户手续,继续使用车辆。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指的是汽车,车牌本身是随之附在汽车上的,继承者继承的财产不是车牌本身,而是汽车,即继承者获得的是汽车以及与之附随的车牌。
不过,我个人认为,既然这块铁皮是我们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那就应该属于私人财产,也就应该是可以继承的,尤其是那些带有特殊意义的号码。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
关注公号“小琦的天空”!实录故事,职场随笔,情感鸡汤,总有一款适合你!
手机号能继承后,那QQ号是不是也能被继承?
早期的QQ号位数非常少,一看QQ号位数就知道申请QQ号大概是什么时候。现在新申请的QQ号位数越来越多,相比之下位数少的QQ号显得弥足珍贵。
有的QQ号的数字对某些人来说还有着特殊的意义,QQ空间还有一些勋章、虚拟成就,如果QQ号能够被保留、被继承,对我们缅怀逝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了QQ号,还希望被继承的虚拟财产还有微博、微信、游戏账号等等。这些虚拟财产大多跟QQ号类似,并没有很大的实际金钱价值。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账号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对逝者亲属来说,账号能否继承、保留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记得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妈妈的儿子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失踪。没有见到孩子的尸体,这位母亲始终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已经没了。她会定期给儿子的手机充值,会打儿子的电话,希望有一天,儿子能够接通她的电话,平平安安回来。
现实是残忍的,他的儿子始终不会再回来。但是,保留了电话号码,这位老母亲还可以留着一点念想。
如果儿子的微信、微博等虚拟财产也能够被继承,母亲可以更了解她的儿子,也能够从儿子的微信、微博中获得更大的慰藉,这也许是这些虚拟财产被继承最大的意义。
————————————————————————————————
默默a234:时而呆萌如兔,时而一丝不苟,经常干些囧事,做事喜欢极致。
如果手机号码可以继承,是不是其他的虚拟资产都可以继承了?那就太棒了。好多虚拟资产无人继承,后续处理不了也是蛮麻烦的。比如以下几个:
1、虚拟货币
现在很多虚拟货币进入市场,像比特币、以太币,这些虚拟货币,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只能让拥有地址的用户具有使用权,但是如果这个用户发生意外情况,这个资金基本就是石沉大海,谁也无法提取出来了。
如果对应的子女拥有继承权,是否这一类的资金就不会像沉入大海的宝藏,过继给相应的人呢?
2、网游账号
现在游戏账号非常普及,有的大号资金量都达到百万级以上了。尤其是那种国际行走的网游,团队以国家区分进行作战的。一般此类账号的重要级程度不亚于一张银行黑卡。如果网游账号也可以继承,是不是就像愚公移山那样,子子孙孙一起奋战于虚拟的战斗中去,当然有个前提是这个网游可以持续下去。
3、网站注册信息账号
还有一些其他的网站注册信息,比如知识付费的账号,有的付费金额年费少则几十,多则上千,如果是消费大户购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也有之。这一类的账号信息都是近期随着知识付费的诞生而兴起的付费群体。有的很具有仪式感,网上开学仪式或毕业典礼等等,模拟线下的教学模式,又不同于那些方式。
这一类的账号也应该可以继承,比如父子间,父亲学习到一定程度可以过继给孩子,让孩子在线上教育领域里面继续深造。
脑洞大开的选题,但是不可否认随着越来越多的虚拟资产的诞生,后续涉及的问题将越来越多,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总会有合理的解释在那里的。
微信公众号:职场芝士派,跟你说说职场那些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的财富也在快速积累,财富的积累也让一个发展中的问题出现了,这是财富的继承问题。相比于实际的实物财产,比如说不动产,现金,证券等实际资产来说,最难衡量的无疑就是虚拟财产了。
近期,有媒体报道,有人来到公证处,从公证员手中拿到两份公证证书,让之前亲人的手机号过户到子女的名下,成为了手机号码继承的第一案。
既然,手机号可以继承,那么还有哪些虚拟财产是的大家所希望被继承的呢?
一是社交媒体账户。社交媒体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从上个世纪末QQ出现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以QQ为代表的Pc端社交媒体平台,以微信为代表的手机端社交媒体平台,以钉钉为代表的办公社交平台等等,由于社交媒体的特殊作用,很多沟通与交流已经不再是通过手机来进行了,这些社交平台的OTT业务已经完全超越了手机号,所以社交媒体账户也是最希望被继承的东西。
二是移动支付账户。除了社交媒体之外,我们还有很多的移动支付账户,比如说蚂蚁金服的支付宝,腾讯的财付通,银联的云闪付这些账户,这些账户有些不仅有支付功能,还有某种意义上的储蓄功能,里面甚至直接存有金钱,所以移动支付账户也是大家希望可以继承的第二大类。
三是游戏账户。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很多网络游戏都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虚拟资产,这些在网络游戏中的资产,一旦出现亲人过世的情况,就将变成最值得继承的虚拟财富,所以网络游戏账户应该是第三大类。
当然,每个虚拟财产对于大家的价值都不同,未来这种继承的范围应该会越来越大。
手机号能够被继承,个人认为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手机号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交符号,是一个人的名片。当前大多一机一号,有的是一机双号。这些号对于个人来讲意义非凡,但是对于他人,我想它的意义并没有多么重要,但是手机号背后绑定的业务却是拥有让人可小觑的威力,特别是在需要实名制的当下。
除了手机号,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自己的学习账号、虚拟币账号可以被继承,留给我的小孩或者亲人,让他们继续使用、迭代升级。
除了手机号,微信、企鹅、脸书、邮箱、社保,还有各种各样的会员卡号,一个成年人使用的号加起来至少也有几十个吧。把这些号全部留给亲人显然不太现实,适用性是一方面,闲置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的挑选几种账号留给后人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就拿自己来讲,一直有一个写日记的习惯,以前在本子上写,现在网络方便就在网络写电子版日记。这不仅仅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对自己思考和学习的储存,它是自己的成长的足迹。把这些留给孩子,个人认为这是一笔无形的财产,非常宝贵。
虚拟币的出现,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比特币为主的代币,更是引领着互联网潮流。自己投身其中,本身也是抱着一种学习和一种投资的心态在里面。这种投资的方式,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与此相符合的还有对孩子成长的一种期待,把这两种方式接合起来,显示出对未来的信心,更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用法定的方式,授予合法合理的继承权利,显示出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