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是竖向联系的最主要交通工具,例如被撞毁的美国世贸中心的两幢大厦中就有208部电梯。电梯的主要类型有乘客电梯、服务电梯、观光电梯、自动扶梯、食梯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一般与客梯等工作电梯兼用。工作电梯在发生火灾时常常因为断电和不防烟火等而停止使用,因此设置消防电梯很有必要,其主要作用是:供消防人员携带灭火器材进入高层灭火;抢救疏散受伤或老弱病残人员;避免消防人员与疏散逃生人员在疏散楼梯上形成“对撞”,既延误灭火时机,又影响人员疏散;防止消防人员通过楼梯登高时间长,消耗大,体力不够,不能保证迅速投入战斗。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高度、建筑面积、使用性质等情况设置消防电梯。通常建筑高度超过32米且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和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高层库房,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1台消防电梯;建筑高度超过33米的住宅建筑;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米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米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消防电梯应设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便于任何一个分区发生火灾都能迅速展开扑救,其平面位置须与外界联系方便,在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由长30米以内的安全通道抵达室外。在设计时,最好把消防电梯和疏散楼梯结合布置,使避难逃生者向灭火救援者靠拢,形成一个可靠的安全区域,两梯间还要采取分隔措施,以免相互间妨碍形成不利。另外,防火分区内每个房间到达消防电梯的安全距离不宜超过30米,以保证消防人员抢救时的安全。
它应当是双路电源,即万一建筑物工作电梯电源中断时,消防电梯的非常电源能自动投合,可以继续运行;它应当具有紧急控制功能,即当楼上发生火灾时,它可接受指令,及时返回首层,而不再继续接纳乘客,只可供消防人员使用;它应当在轿厢顶部预留一个紧急疏散出口,万一电梯的开门机构。失灵时,也可由此处疏散逃生;消防电梯的竖井应当单独设置,不得有其他的电气管道、水管、气管或通风管道通过; 消防电梯应当设有前室,前室应设有防火门,使其具有防火防烟功能。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宜小于800公斤,轿厢的平面尺寸不宜小于1米×1.5米,其作用在于能搬运较大型的消防器具和放置救生的担架等;消防电梯内的装修材料,必须是非燃建材;消防电梯动力与控制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消防电梯的门口应设有漫坡防水措施;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有专用电话,在首层还应设有专用的操纵按钮。供消防人员携带灭火器材进入高层灭火;抢救疏散受伤或老弱病残人员;避免消防人员与疏散逃生人员在疏散楼梯上形成“对撞”,既延误灭火时机,又影响人员疏散;防止消防人员通过楼梯登高时间长,消耗大,体力不够,不能保证迅速投入战斗。
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应符合本规范7.4.3条的要求(10平方,6平方),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经过长度不小于等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的时候,应设置甲级防火门;在首层的消防电梯井外壁上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且其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平方米,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措施;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也就是说的紧急迫降).消防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