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沈阳有市民通过市民热线吐槽沈阳地铁票价(2元)太低,建议适当上涨。也不知道是哪来的热心市民,还有觉得票价太低不好的,可能是来自沈阳地铁员工的家属吧,这样反映一下也许可以提高票价顺带提高工资也说不定呢。
了解东北经济情况的网友都知道,沈阳这座城市本来城市生活的工作压力就很大,如果有钱的话谁还会去坐地铁。还有网友说如果钱多的烧得慌的话可以去做慈善,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普通百姓的感受。沈阳本地平均工资也就4000元上下,平时的开销也并不低,所以生活压力也不小。
地铁票价的定价标准应该参考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相对来说能有一些优惠的话,对于市民来说以及经常需要靠地铁来出行的人都是一项非常好的选择,能够低碳减排绿色出行,还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毕竟现在污染过于严重,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汽车使用过多导致的尾气排放量超标。
沈阳市民也是真心不容易,好不容易有一点点福利,还被热心市民投诉说票价过于低廉,地铁票价只要符合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之内都是合理的,而不应该因为个别人的反应就随意调节票价。毕竟大部分市民的心声还是希望地铁票价可以更加低廉一些,从而降低生活成本和减少生活成本过高带来的生存压力。
长这么大,只见过吐槽票价高的,没见过吐槽票价低的。当然了,商家除外。我认为地铁票价低是一件好事,非常合理。
其实就沈阳的情况来说,我认为地铁便宜不是什么坏事。这主要取决于当地人的收入水平和可承受的票价范围。
众所周知,东北三省经过了90年代的工人下岗潮后,当地人的收入一直没有其他沿海地区增长那么大。首先东三省近年来的产业转型一直都不成功,原有的重工业不断被剥离,产业规模缩小,而新兴产业却没有能力填补空缺。在近几年来,东三省的经济增长一直处于全国垫底的水平,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所以当地的产业不乐观,当地的收入自然也就处于低下水平。没有收入谈何消费,借贷更不现实,所以各种消费品,乃至地铁票价自然无法和全国其他城市保持同样的收费水平。
我认为地铁保持低票价,有利于民众的出行,能够带动消费,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资源的重新配置。只要票价不至于低到造成地铁线路的浪费就可以。
至于地铁公司的收入损失,应当由政府进行补贴。这是全国其他城市的一贯做法。本来地方税收就是取之于民,现在补贴民众出行是典型的用之于民,还扶持了地方企业。
如果直接补贴市民,再有市民选择是不是坐地铁,则市民会减少出行,从而造成补贴上的错配。
总而言之,在沈阳,低价地铁票是可行。但是地方要对地铁公司进行补贴。
沈阳市民吐槽地铁票价低,你觉得地铁票价是否合理?
我觉得地铁票价合理,特别方便小老百姓的出行。
记得今天暑假去福州玩,一大学同学说要来接我,可是她半天也说不出来我该在哪里下车。她说因为有福州地铁很方便,车票也便宜,现在她要么选择坐地铁要么选择走路,开车太麻烦了,第一是因为会堵车,第二是因为找不到地儿停车。
我想现在各个城市地铁盛行,就是基于我同学说的这两个原因,第一是方便,免去了堵车的顾虑,第二是没有了找停车位的烦恼。
所以,只要是有地铁的城市,人们出行都不会选择开车,而是选择坐地铁。
无独有偶的是,还是今年暑假,我从呼和浩特坐飞机回来福州,因为到福州已经是夜里,同学就帮我提前订了酒店。
他告诉我那酒店虽然贵了点,可是离地铁近,出行方便。
一听说那酒店离地铁进口还不到一百米,路痴的我放心了。对于一个一出门就分不清东西南北的人来说,住在地铁进口附近,那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同学还特地赶来酒店,把我送到地铁站。
他也是选择地铁来我酒店,而不是坐车,有心的他还把我要走的路线给走了一遍,以免我到时候时间来不及,把动车给误了。
进站时候,我还傻乎乎地去排队买地铁票,同学却递给我一张卡,说,有这个就够了,很方便。
乖乖,乖乖,我打的花了50块钱的路程,而坐地铁居然只要4块钱,那一刻我真的傻了:天哪,地铁怎么可以这么便宜!
可惜上次没人带路,也没人教我怎么坐地铁,路痴的我只能花“巨额”去打的了。
看着人头攒动的地铁,我由衷感慨:生活在城市真好,生活在有地铁的城市的人们真幸福!
自己作为沈阳人感觉地铁票价挺合理的,最低2元最高4元,只有两条线路,相比较大城市可能很便宜,但是在沈阳这个价格很合理。
地铁的票价相对于地铁的造价来说,已经非常的便宜了,现在全国的地铁基本都属于亏损状态。
票价低不好么,早起去挤地铁已经很不容易了,再涨价就寒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