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钓的关键——温度。冬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水的温度:只有某一水域的水温适宜,才有鱼儿成群栖息在那里的可能;只有在水温相对较高的时间段,鱼儿才有张口吞食的欲望。针对这一特点,在垂钓的选点、选时环节上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整个冬季选点的总体要求是背风向阳,钓点要深,因为符合这一要求的钓点下层水温相对其他地方要稍微偏高,而且也有利于鱼类隐藏。但在冬季的不同节气,钓点选择也有不同特点,初冬到“三九”寒冬时节,钓点的选择要由浅向深过渡,垂钓的水域要由小向大过渡,因为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深水、大水面的水温降低速度要迟于浅水、小水面;“六九”到春暖花开时节,钓点的选择要由大水面向小池塘过渡,因为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浅水、小水面的水温提升速度要快于深水大水面。需要说明的是冬季钓深是一般规律,在初冬和冬末季节,有时会连续有十几天的睛好天气,这时会出现鱼游进浅水的个别现象,但即使这种个别现象,也是发生在深浅交界的浅水区,或者出现在水域中有利于鱼藏身的水草或障碍物的浅水区。在出钓的时间上要选择水温较高的时间段,符合这一要求的规律是:白天优于夜间,中午优于晨昏,冷空气过境前优于冷空气过境后,因此,要将钓时选择在连续晴好天气的中下午,特别是冬季冷空气来临前的雾天更加理想。
冬天水的密度较大,不利于饵料味道在水中扩散,使饵料的诱鱼能力大打折扣,饵料要要求——浓、活、轻、小、软。因此使用商品饵或自制面饵时应该道选味道较大的浓腥、浓香饵料,使用虫饵也应选择腥味浓烈的红虫、小红蚯蚓、南极虾等,以加大对鱼味觉的刺激;由于鱼的摄食欲望不高,静静地躺在水底的饵料引不起鱼的兴趣,因此可以使用鲜活的虫饵刺激鱼的攻击欲望,使用面饵时也可以采取间隔几秒钟轻拖一下线组使钩饵动起来的手法对鱼进行诱惑;冬季鱼开口小、吸力轻,适应这一特点的饵料应该重量轻、体积小、手感柔软,这样才能使饵团顺利入口,因此在选择饵料和调制手法上应该更加讲究。
冬季一般在有日照的晴天上午九点出发,下午四点半收队。钓法上要“勤”是说:一是调整钓点要勤。熟话说“夏天鱼找人,冬天人找鱼”,野钓钓点的选择虽然有一定规律,但要想一次就找准鱼的藏身之处显然不太容易做到,因此,如果在窝点的环境不适合鱼栖息,就应该果断更换钓点,千万不要照搬其他季节“利用持续不断的饵料形成的雾化区就可以诱鱼进窝”的经验,因为冬天的鱼一般是不会远离栖息地去主动寻找食物,他们只对送到身边不远的食物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