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分析:
汪朝宗:稳重敦厚,为国为民,有原则,有担当。以智取胜、以理喻人、以德服人。如太极高手,善谋势。虽不如萧裕年那样静察、暗谋、机断,但也算得上深谋远虑,果断敢为。行事宽仁练达,顾全大局,却不如萧裕年狠辣。汪朝宗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伤人,导致连个人生活都拖泥带水,惧内却不断外,理性却多情。
阿克占:行伍出身,一身胆气。广东失利让他明白了政治。十年驿丞让他学会了忍耐。为人果敢坚毅,却是个情种,而且,与汪朝宗萧裕年那种“理胜于情”不同,阿克占却把情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事君与宠妻,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了。阿克占敢于献身,倔强不改。行事有阳有阴,有动有静。他其实大体上的优秀品质不亚于汪朝宗,区别在于阿克占一心为君,汪朝宗一心为民。与汪朝宗勾心斗角,却又惺惺相惜。总体来说,阿克占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官。
乾隆:大智者,左右天下,可算弄群臣。洞察而又懂得顺势而为,仿佛什么都知道,弄得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究竟还知道多少。善于把握臣心、民心。每个决定都目光极远,不愧为绝顶政治高手,帝王权术信手拈来。但毕竟身居天位,很多事情想体察入微也是不可能的,皇帝也是人。本剧中,他知道和珅也贪,只是和珅确实是他最好的助手,所以只能先留着。赋重权于阿桂,也能制约和珅,毕竟阿桂和和珅不是一路人,也不可能成为一路人。
和珅:看过许多和珅的剧,我个人认为这个和珅是最成功的,也最像历史原型的。演员形象就选得很好,尖腮、鱼眼、小胡子,特别符合群众眼中的奸臣形象,最重要的是,并没有把和珅演绎成一个“贱臣”,而是一个奸诈的权臣。极其善于把握乾隆心思,卑君而欺下。说话圆滑,点到及止,不留痕迹。行事干练狡猾。和珅的总体目的就是两个:夺宠,获利。他认为自己比谁都了解乾隆,所以乾隆最好只宠信他一个,获利就会方便了。
马德昌:心术比剧中的几位顶尖高手差了一点,但也绝顶聪明。他的心里装着恨,所以他想上位、想光宗耀祖的欲望比任何人都强烈。欲深则心必不定,心不够定,想和汪朝宗、阿克占、萧裕年等高手明争暗斗,失败是必然的了。好在出奇制胜,釜底抽薪,夺得盐运使一职,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总体来说,这个人恨深、欲强、好名、善于忍耐谦卑、善于走偏门、善于投机,明事明势却不明理。好在最后做官之后,明白了很多,看透了很多,因为毕竟欲望达成了,心也定了。算是一个好结果。
鲍以安:直性子,不善于忍耐。算是粗中有细,但总体来说,和剧中其他主要人物相比,算是最不聪明的一个了,而且文化程度还低,吃很多亏是必然的了。其实,在现实中,若不是世袭的话,鲍以安这样的人是很难当上总商的,几乎没可能。好在心肠不坏,虽喜欢牢骚抱怨,却并不像马德昌那样积恨。
萧裕年:萧裕年戏份不多,却分量极重。从侧面可知,萧裕年年轻时就可独霸扬州盐业,却并不动手,选择了平衡,可见其不但手腕极强,而且目光深远、有大智慧。老年萧裕年更愿意冷眼旁观,不到时机一点儿也不动,仿佛置身事外;一旦出手必成。从萧裕年和汪朝宗的一次对话可知,二者的区别在于,汪朝宗更宽仁,萧裕年更狠辣。个人认为,本剧中萧裕年与春十三姨的感情安排算是一个败笔,没有这种关系,没有这段戏,并不影响剧情发展。
萧文淑:典型的大家闺秀气质,冷静、勇敢、明事理、善言辞。汪朝宗惧内,萧文淑却并不泼辣。更重要的是,她允许汪朝宗心里有别人,汪朝宗的成功与这个贤内助是分不开的。汪朝宗的成功固然决定于他的个人优秀品质,但也绝对离不开几个重要人物的协助:萧裕年原本就是大树,擅谋大局,也给汪朝宗很多真知教诲、萧文淑理家、管夏理财和处理杂事、郑冬心也经常帮忙,汪海鲲虽然有时冲动坏事,后来加入天地会,但原来肯定也分担了很多杂事。就说萧文淑,是个真正大气的女人,说话做事冷静果断,心胸不狭窄,顾全大局。外秀而内刚,堪称女中豪杰。但是萧文淑有个缺点————迷信,可能不是她的缺点,是时代的缺点。
姚梦梦:如果说萧文淑是个很主动很勇敢的女人,那姚梦梦就是个很被动很勇敢的女人。姚梦梦个人涵养很高,从不要求,从不抱怨,从不推脱责任。萧文淑信迷信,姚梦梦信命,信命而且认命。她喜欢汪朝宗,也渴望汪朝宗亲自提亲,却从不表达,甚至连暗示都不愿意。没想到萧文淑提亲,姚梦梦并不喜悦,并不激动,而且,并不答应,婉言拒绝了。萧文淑要她离汪朝宗远点儿,他也并不愤怒,并不恐惧,淡淡的说:“不如你跟你先生说罢。”姚梦梦对萧文淑并无敌意,也无好感。她真正做到了心如止水————像止水一样,但并不是止水,因为她也是个有情的女人。姚梦梦是个有智慧的女人,她什么道理都懂,却并不了解实际情况,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女人。因为过于认命,所以她很被动,别人让做什么就做,以至于差点儿酿成大祸。姚梦梦是个性格很独立的女人,也是个很软弱的女人。如果在现实中,这种性格的美丽女人也会让许多男人欲罢不能。她的心里只装着两个人:妹妹、汪朝宗。其他所有的一切,甚至自己,她都不在乎。
先说演员:不用说各个主演的完美诠释了,即使是戏份较少的各个小配角,都有满满的亮点:萧裕年、权五爷、管夏、刘全、林公公等等。整个演员组的表演功底都堪称一流。
再说剧本:本剧能够如此成功,编剧或编剧组的功劳是要占相当比例的,整个故事主线顺理成章也悬念迭起,尤其是人物台词,这是本剧最大的亮点:各个人物的台词十分精湛,最大程度展现人物个性,词语讲究,略有古风,废话少。人物动作也是极为用心,很合情节及人物内心。瑕疵就是感情戏略显拖沓,也可能是东亚人的性格使然,大陆剧差不多都有这个毛病。
镜头角度:本片的镜头角度及位置也是非常用心的。该近时近,该远时远,该高时高,该低时低,该动时动,该静时静,该实时实,该虚时虚。对于大陆剧导演来说,这种能力十分可贵。
色调、布景及道具:基本上所有镜头都采用中国大陆所常用的直接而明亮的色调,因为整个剧的情绪主线喜怒哀乐都有,所以算是规矩,不出差错。但是背景却极为讲究:无论是取景、背景布置、道具摆放,基本不出瑕疵。难能可贵的是,本片避开了很多大场景布置的浪费,尽量不用多人大场面,而在一个院子、一个屋子、一桌一椅等细节上下了极大功夫,既不铺张浪费,也不简单粗糙。人物服饰及形象也都特别讲究得体。
这些年我看的电视剧不算太多,《大清盐商》是二十一世纪以来让我心动的唯二的电视剧(另一部是《闯关东》)。都说艺术取于现实,高于现实。而《大清盐商》能将艺术与现实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既不曲高和寡,又不庸俗低媚,实在是近些年大陆电视剧的难得佳品。其实我很同情电视剧的导演、编剧、演员以及整个摄制组的,他们顶着投资人的期限和资金压力,又要迎合市场观众需要,所以要拍出一部优秀电视剧是非常难的。
电视剧不同于电影:电影因为只有两三个小时,所以有趋近完美的可能;电视剧动辄二十集以上,期间花费了整个摄制组和演员的极大心血,但是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瑕疵是绝对难免的,所以我对电视剧的负面评论非常的宽松。一般来说,能称得上优秀的电视剧,已经难能可贵了,优秀电视剧中的上乘之作算得上是凤毛麟角,我认为《大清盐商》配得上这个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