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河故人一直都想流眼泪 就是那个样子的 小县城 小时候 就是那个样子的。从前山是山水是水 有村有灯火有人情味,人们封建简单,可是他们善良他们美好他们总是热热闹闹。我记得小时候我家也有梁子送给涛的梳头发的魔术棒。后来 开始 有了水泥有了大道 拖拉机换成了小面包 孩子们长大离开了家 老人们陆陆续续上了天堂 连猪屎猪尿的味道都不如以前臭得健康,回来的人们穿的就像沈总时候的涛,有钱了,陌生了,却还是一眼就知道他是在这土生土长。我最不喜欢这种城乡结合部的感觉,不美。
再后来涛她爸死了,就在特意跑去给战友庆生的路上,一睡一闭眼,就没了。听说,我爷爷也是那样,找到他的时候,都以为是他睡着了,那时候他还抱着一岁的我,坐在马路牙子上。到乐从大城市上海回到汾阳,参加他姥爷的葬礼,她妈被别人一边搀着走,一边哭,那个样子,我害怕,怕死了,有人奏哀乐,刮着大风,黄土满天,人们都如此狼狈,拼命的哀嚎,就是那个样。
很多女人看起来都跟涛一样,痛,惨,凄凉,很多人都是那样,可是涛不一样,涛总是微笑,颧骨凸起,嘴角微翘,她很坦然,很豁达,她干脆利落,她的人生充满着希望,她太可爱了,她是个可爱的人,她一直没有离开汾阳,家变成了什么样,她经历了什么,都没有离开她的故乡,张晋升折腾一辈子最后到了澳洲,还是一副汾阳相,还是只会说汾阳话,有枪有钱没有了敌人,他再也遇不到想拿着炸药包炸死他的梁子,再也没有爱人,跟儿子讲话只能考gogle翻译,他什么都了,那个香蕉儿子,不会说中国话,没有妈妈没有自由没有爱没有家,悲哀,迷失,荒唐。梁子或许因为尘肺病死了吧。汾阳,只剩下涛,还有那只长生不老的狗,因为涛说过,不许说死。
最后,满目疮痍的土地,大雪,冰河,塔还是那个塔,她也一直都是她,她好像被一切抛弃了,她好像活错了,不,她一只都有血有肉有灵魂,她守着这片土地,守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情,守住了她自己的生活。go west响起来,她又微笑了,她开始在这片深情的大地上,跳起了可爱阳光的舞,我好喜欢她,她好美好美。我不想哭了,每个神经都开始激动,我想笑,想开朗的笑。
两男一女三个好朋友,两个男的都喜欢上了女孩——很平常的三角恋故事,不过贾樟柯拍得自然,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十分的富有真实感。演员都不是什么俊男靓女,顶多也就算是面貌端正,张晋生是九十年代小县城时髦青年的气质和装扮,梁子像所有条件不佳的男青年,有一种沉默寡言的模糊面目。而女主沈涛也并不漂亮,带点土气,面貌中上,爽朗活泼能干,小县城里出挑姑娘的样子。贾樟柯拍普通人的故事,有一种特别朴实的真实感。
张晋生和梁子都喜欢沈涛,然而实力太过悬殊,沈涛的选择显而易见。男人太穷,是否就像女人太丑?都有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剧感。其实张晋生也并非好人选,他劝退梁子的嚣张,辞退梁子的仗势欺人,欲买枪杀人的冲动狂妄锱铢必较——张晋生槽点满满,然而沈涛似一叶障目。
也许也并非是真的看不见。只是每个人的选择都很有限。通常人们也不过就是在A和B里做选择,A比B强,那就选A吧。当然,A也不是全无问题,不过人在恋爱的时候,总也不能像旁观者那么的理性客观。
沈涛和张晋生结了婚,梁子离开家扬言永不回头——讲完了三个人年轻时的爱恨情仇,影片才算是刚刚出了片头,打出了《山河故人》四个大字。
梁子对沈涛说他永远都不会再回去。如果他是男主角,那么他一定会在他乡遇贵人交好运出人头地扬眉吐气最后衣锦还乡——然而他并不是。他只是一个顶普通不过的普通人,没有念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特长,更没有什么运气——离开家乡,也一样只能当个矿工。
十五年后的梁子娶了妻生了子,住在简陋的出租屋里,得了肺癌——肺病似乎是矿工的职业病。梁子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标准模板——他当年一定也挣扎过努力过,然而最终也只能接受命运。
梁子和沈涛的重逢,也许是旧情人重逢版本中最悲哀的一种。贫病交加的梁子接过沈涛给他的两万块的时候,心中不知会是如何的五味陈杂,感慨难言。
彼时沈涛已和张晋生离了婚,但是我想,她应该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至少,她现在是富有的。
总要先解决了生活问题,人们才有余力来谈感情。
我挺不喜欢沈涛对待九岁儿子的态度。嫌弃地拉下孩子的领巾;大声训斥孩子,逼着他在外公灵前磕头;粗暴打断孩子和后妈的聊天和对方争执;带孩子坐最慢的火车……当然我能够理解,理解她对儿子的爱和失去儿子的痛——说理解也许并不恰当,只能说是明白吧。明白她嫌弃儿子戴领巾,因为那是她遥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的审美;明白她大声训斥儿子逼他磕头,是因为她丧父心中伤痛;明白她憎恶后妈和儿子的和睦亲密,是因为她既失去了老公又失去了儿子……明白她带孩子坐最慢的火车,是因为想和儿子多相处一会儿。
可是孩子面对她精心包的麦穗饺子,只是礼貌地表示“好吃”;孩子也并没有想要和她多呆一阵子的愿望。孩子面对外公的灵位,对于陌生人的死亡茫然而毫无悲伤。
这真是一个悲剧,然后谁也没有错。包括张晋生。
张到乐也并不是什么美少年,就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青年人,相貌平平,唯有青春。他和张艾嘉上床那一段,我冲口而出一句:哟,我以为他对张艾嘉是恋母情结,没想到都恋到床上去了。家猫说这就是标准的恋母情结没错啊。家猫说你为什么是这种语气。
我才意识到我的语气里充满了偏见和歧视。年轻男子和年长女子的爱和性,似乎第一反应就对此有一种不屑和嘲弄——这样的偏见,也许是来自于根深蒂固的传统婚恋观。又也许是嫉妒,潜意识中的一种深切的嫉妒,因为在平常生活里,女人年长之后,就不会再有恋爱的机会了。传统的偏见无处不在,影响深远。不仔细思量,便难免陷入偏见的狭隘思维之中。
张艾嘉问张到乐:你打算如何向你母亲介绍我,teacher、sister or girl friend?张到乐张口结舌,张艾嘉笑笑,并不追问。在海边,张艾嘉对张到乐说:你是自由的。
张艾嘉这句话,一语双关,很有一种理解宽容,从容淡定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