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器是入井人员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随身携带的呼吸保护器具。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防护个人呼吸器官的装备。自救器的主要用途是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供井下人员佩戴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死亡。由生氧罐、气囊、导气管、口具、背腰带等部件组成。生氧罐内装有超氧化钠或超氧化钾,并有散热片,以散发反应时产生的热。在药剂上下各有一金属丝网及玻璃棉组成的网格,以过滤药剂粉尘于网格之间。45分钟型自救器中等劳动强度(步行)安全使用时间为40分钟,静坐待救状态可维持2.5~3小时。在生氧罐上部,连接气囊与导气管。
在导气管的口水降温盒下装有排气阀,用伸缩接头安插在气囊中间,但不与气囊内部相通,而且直接通向外界空气。排气阀上有尼龙绳与气囊硬壁相连接,起动装置由药桶、起动药块、硫酸瓶、密封垫及瓶上的尼龙绳组成,尼龙绳穿过密封垫后,附在外壳的上盖上。当气囊充满气体时,拉开排气阀,排出多余的呼出气,以保证气囊在常压力下工作,并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进入生氧罐,从而调节生氧速度,延长使用时间。当佩戴时感到生氧不足,可采用快速起动装置,拉尼龙绳,使硫酸与起动药块起化学反应而立即生氧,以弥补开始佩戴口罩时生氧不足的状态。
过滤式自救器式用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时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个人呼吸保护装置,作业人员须随身携带,以备急用。使用环境条件:本自救器适用于无煤与瓦斯和二氧化碳突出的矿井,环境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18%,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5%,不含有其他毒气的空气中使用。本自救器仅用于个人逃生使用。工作原理:使用滤毒罐时,含有一氧化碳的空气经过滤尘层进入干燥剂药层,它可以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水分,防止触媒中毒失效。经干燥的气体进入触媒层进行氧化反应,将有毒的一氧化碳氧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再通过热交换器降温后,经口具供使用者吸气,呼出的气体经呼气阀直接排出。为避免因晃动或碰撞使药粒层产生自由空间,滤毒罐采用了补偿弹簧装置。
自救器有过滤式自救器和隔离式自救器两种。隔离式自救器又分为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自救器分基本为:过滤式(淘汰)、化学氧、压缩氧等。一是隔离式,二是化学氧,压缩氧。自救器主要有:过滤式自救器和隔离式自救器两种。隔离式自救器又分为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积极抢救。力争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安全撤离。当无法抢救事故时,井下矿工应设法安全撤离。妥善避难。当无法撤离时,遇险人员应在灾区内努力改善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