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很想做律师,不要因为自己不具备这个问题回答里的重要条件而沮丧。我的建议是要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做律师,只有尝试了才知道。多年前,我在公司做法务混得很不开心,决定做律师,当时我爸跟我说:你脑子是不笨的,但人不够坏,做律师这行,得坏一点才行。
这个问题我其实也考虑过,我自认为性格比较阳光,不是非常精于算计。但我觉得这是优点,总有人会欣赏。如果我自己是当事人,找一个坏得冒烟的律师我自己其实也怕被他算计啊。此外,我还有点宅男气质,对生人话很少,耻言利,这些应该都不属于成功律师的应有品质。不过我想,自己不笨,如果努力,应该可以克服这些,所以我的性格做律师应该也会有市场。前两天接待了一个七八年前采访过我的记者,自己公司的事情来法律咨询。结束时他跟我说:当年你虽然刚开始做律师,不过我采访时就觉得你是一个派头很大的人。从他欣赏的语气可以看出,他个人认可我这个律师。我马上想到,客户其实也会看,精于算计可能只是一部分,水平、风度等的权重应该也不小。所以,别人认为适不适合做律师的条件其实可能并不重要,包括本条提问下面得票率高的答案。对年轻人而言,不试试看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呢?
前面写了那么多,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别冲动:尝试做律师前,建议也考虑一下机会成本和自身硬件条件的问题。机会成本就是:如果尝试做律师失败失去的几年时间如果用来干别的,收益会不会更大?硬件条件是自身素质,以我为例:七年的专业法律院校教育(四年一本的法律专业,三年全日制研究生)、多年大公司法务经历、家庭的支持(家人都有收入,不缺我的工资)、多年实习记者经历、对互联网的狂热喜好,不服输的性格。决定做律师前一方面要看我前面的乐观论断,但事关切身利益,尝试前也要慎重考虑一下,我自己就考虑过两三个月。
我做这一行当,做了五六年,至于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律师,因人而异,没有实在的标准。在我看来,诉讼律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性格,没性格,当律师也就没啥意思了,说白了,就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我初始做这一行的时候,只当是一份职业,有收入,体面。可当法官不公的时候,我就不由自主的跟他死磕,一直到现在,一直不断的死磕,只是有时候开始用变通的方式继续死磕,也发现自己居然慢慢的开始有了点自己坚持的信仰。律师代表当事人,他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所以,赢该赢的案子,也尽量不赢该输的案子,可有时该赢的案子真的赢不了啊。我是这么看待我自己的,做业务有性格,吹毛求疵,不爱接的案子不接,业务来源也能有保障,众人都说我适合做律师,我也这么觉得我适合做律师,但适合并不代表喜欢,所以我做的蛮心累的,因为务必要求自己不能出错。很悲催的是,我曾经想过转行,可分析来分析去,结果发现,最适合我做的和我最擅长的还是律师。
在我准备进入法律行业的时候,因为不是很社会化的人,有点书呆子气,没有一个人看好我。刚开始做律师两年,确实很辛苦,收入很低,但是也学到不少东西;后来,进入专利律师这个行业,主要做专利代理业务,兼做相关诉讼,做得很不错。律师行业很宽泛,里面有很多分工,不同的性格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学习能力,不害怕面对挫折的能力,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能力;老实说,做哪一行要做好,这些素质都很重要,未必是律师行业的特点;只是律师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一般没有组织罩着,所以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被放大了;最重要的,别人对你的评价需要考虑,但是不能以别人的判断作为决定自己命运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