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遇到听损患者问做人工耳蜗是不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不得不感叹尽管耳鼻喉科、听力行业从业者都在努力的为助听设备做科普,依然很多人不懂或者只听说过名称却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东西。
电子耳蜗并不是为患者更换一个耳蜗。先看几张图了解一下人工耳蜗长什么样吧,然后我们再说什么是人工耳蜗,什么情况下选择人工耳蜗。
电极是需要插入到内耳的耳蜗中的
看图片应该就能理解人工耳蜗的植入是需要进行手术的,既然要做手术就会有不可逆和一定的风险。那么一般什么情况下会需要植入人工耳蜗呢?
首先我们先看耳聋,耳聋的情况根据是否会说话,可分为语前聋和语后聋。
语前聋是指会说话前已发生的耳聋,因此失去了学习说话的机会。因此,“三早”原则对于语前聋患者康复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原则。“三早”即“早发现,早治疗,早训练”。对于语前聋患者除需要恢复听觉外,还要进行语言学习。在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3岁以前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最关键时期;7岁以前是最佳期;7岁-12岁是可塑期。如在上述时期发生耳聋则严重影响儿童的听觉、言语发育,同时也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如能及时地发现耳聋,明确诊断,尽早植入人工耳蜗,使听损儿童在父母的怀抱中就接受各种声音、语言刺激,得到科学的康复训练,聋儿的各方面发展就会接近正常儿童,康复的质量会显著提高。
一般要求植入年龄在17岁以下,但最佳年龄为6岁以下,越早植入效果越明显。科学证明,0-6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超过6岁学习语言就比较困难。现在医生普遍建议尽早植入,年龄在1岁以下的婴幼儿可以不用佩戴助听器直接植入电子耳蜗,尽早干预听力言语的发育。
语后聋患者不需要进行语言训练,70岁以下均适合植入。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当无法借助助听器时,应尽快接受电子耳蜗植入。一般来说,听力丧失时间越短手术后效果越好。时间拖久了,听觉神经退变加重,将会增加语言训练难度,影响效果。
现在,当您决定为您或者您的孩子植入电子耳蜗了,这个时候您需要考虑:在电子耳蜗选择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该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耳蜗?
这里列举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给您参考
1、电子耳蜗的效果是否可以让您或者您的孩子最大限度发挥听力的潜能,如何听到更加真实的世界?
2、植入体和外部处理器的可靠性
3、使用的方便性,功能化的设计是否满足您或者您的孩子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4、是否具备可升级性,让您或者您的孩子今天选择的产品能享受明天的科技发展成果
5、今后使用的成本。这一块可能是很多普通家庭需要的重点,在决定做手术之前,一定要询问清楚手术费多少,设备多少,后期保修多久,体外机升级多少,目前来说国内要植入电子耳蜗的全部费用加起来并不低。
最后给点个人意见,在助听设备的选择上,建议优先选择助听器,在助听器无法补偿的情况下考虑做人工耳蜗,当然中间时间不能耽误过久,语前聋患者在选配了助听设备后一定要注意语训,并不是配了机器就一定完全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