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就是为了自己,也为了避免子女担心。有很多老人现在多会学跳舞,太极什么,我个人觉得很好,这样他们的注意力转移了,不会整天担心子女在外面好不好啊,或者怎么没打电话回来啊,更有的嘴巴放到自己老伴身上了,这样就会造成自己烦躁担心,老伴也嫌烦,自己最后就会有失落感,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这样的心理。如果你学会了一件你自己年轻时没有时间做的,自己也喜欢的事,那么你本身的精神状态会很好,也自己也会很开心,你的一些想法就会发生变化。你就会发现你的子女会夸赞你跳舞跳的好,状态好,他们也会陪你聊天,你还有一些老年朋友谈心,你也会觉得自己有事可做,不需要整天提心吊胆烦躁不安。
减少唠叨。为什么这么说呢?家是我们唯一觉得清净的地方。从我们进入社会以后,我们经常面对的处处是坑的状态,一不小心就掉到别人的话题里面了。而和恋人相处的时候,不管结没结婚肯定是有闹矛盾吵架的时候,那么父母的家就是唯一一个不会觉得说错话会出问题,做错事会闹翻的地方,因为父母和子女没有隔夜仇。所以当他们回家之后,他们更希望过上最原始的生活,早上父母喊吃饭,听听父母的家常,看着他们忙进忙出的。这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安静与幸福。所以千万不要唠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他们要是需要老人的观点,他们肯定主动跟你谈,过度唠叨他不会说而且嫌烦,不愿意回去,回去就唠叨。
前两天跟一个在家当婆婆的老人聊天,我特别赞同她的一些做法,她说她儿子媳妇女儿做的事,她看不惯不会唠叨,自己想帮忙做就做下,不想做不做也不说。她会夸奖她媳妇热情,对她好,她自己也会给自己买喜欢的衣服做喜欢的事。她的这种状态我很喜欢,为什么,因为在不太熟的外人面前夸奖媳妇儿女,说明她对家人很宽容,会处理家庭关系,她媳妇儿女肯定对她也不差。她的做法就是很明了,看不惯就看不惯,没必要唠叨,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你看不过眼你愿意做就做,不愿就随他们,这样大家都轻松。
我认为做为一个老人首先做事让子女羡佩,遇事沉稳,不能依老卖老,自己能做的事尽力自己去做和儿子或女儿找的另一半搞好关系,对孙子女们也要爱护有佳,我就是位63岁刚进入老年生活的一个老太太吧,我目前身体还算不错,儿子媳妇工作很忙,我尽力不给他们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同时也受到儿子一家的爱戴,做为老人要想让儿孙们尊敬,必须自尊自强自爱,真有一天老了会受到儿孙的尊重的。
老了思维不落后时代,与年轻语言沟通的来,做事不要被时代淘汰,该玩就玩,该穿就穿,该和子女们一起有说有笑,不要摆老姿态。老人看不惯子女的事不要拉长脸,如果婆媳性格合不来,不是谁的错,而是没有缘才一起生活,分开住也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老人有这种想法,一方面为子女担忧唠叨着,造成子女烦躁。一方面又努力做子女喜欢吃的饭菜,欢天喜地的庆祝他们回来,希望多亲近他们,令他们喜欢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