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愤青的人员结构分类:
A级:伟人型,如鲁迅、陈寅恪。
B级:精英型,李敖、崔健、陈丹青。
C级:平凡型,发帖者、认真回帖者。
D级:浮躁型,爱拍砖者。
E级:即粪青,除了骂人不会干别的。
伟人愤青用灵魂爱国;精英奋青用行动爱国;平凡愤青用键盘爱国;浮躁愤青用唾沫哀国;垃圾粪青用粪便碍国。网络愤青是骂人为嗜好的冒牌爱国者,常用词为"汉奸"、"走狗"、"特务"、"卖国贼"。主张不要买外国货,主要是日美货。对哈日族、哈韩族、亲美派深恶痛绝,必将置之死地而后快,仿佛只有他们才是正义的化身。
愤青,全称"愤怒青年",特指有思想有才华有能力没资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除了理想大志什么都没有,对社会的不公平社会现状不满,而伸张自己的正义观念,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周围的人,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后来被简称为愤青,并成为网络语言中的专有词汇,四个字的原称反而不常用了。愤青程度过分、缺乏客观性则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很多大人物年轻时都是愤怒青年。愤青并非贬义词,多带褒义之气。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如何分类,中国愤青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个共识,即不反华夏民族,也就是不反华。因此,是否反华夏民族,应该是评价一个"激进人士"是愤青还是汉奸的重要标志。但总体来看,年轻人应该多去研究一些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层次理解。而执政者也应当从青年人的思想中发掘出新的历史观念和新的发展战略。对年轻人的思想定性,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不要一棒子打死,要给以正确的引导。
个人感觉愤青能表现一个国家还存在着一种血性...但这种血型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对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需求是没有帮助的..所以.....个人认为愤青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社会行为的思想或行为的表现方式,就看这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如何判断其的了...
他的眼中永远都只有自己的观点,这就很恐怖了,容不得别人一丝反驳,还有各种看不惯,对于这种人我敬而远之。
说实话很讨厌愤青,觉得愤青全是不得意者中的没上进心的人,把自己的无能归咎于除了自身的各方面 。
以前对愤青没什么感觉,最近发现很多大型论坛中帖子中的评论部分一般全是叫骂声。什么事都能归咎于DANG 和GOV,很容易受到媒体煽动,比如谋篇新闻没看完还没明白什么事就开始叫骂了。
全球民主进程的头号公敌,一群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洗了脑的不会反抗的牲畜,恨不得把这些牲畜移位到非洲去,让他们人吃人去;看过伊拉克吗,敌国打进来的时候,他们就要做人弹了,成为共产主义的牲畜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