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伏尔泰的随笔集《睿智与偏见》。只不过在我看来,伏尔泰论述的基督教已经从西方本土嫁接植根到中国这块肥沃的烂泥上来了,并且已经遍地开出了灿烂的罂粟花。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的中国人还没有对基督教这个被西方人所鄙夷的怪物提起应有的警惕防范意识。 伏尔泰在十八世纪一生致力于思想解放启蒙运动,成为欧洲思想自由和理性的象征。1778年5月30日伏尔泰逝世,临终前他多次拒绝发表信仰声明,拒领圣餐,不做临终仪式。他死后,基督教会不准他葬在巴黎。死后在他的心脏盒子上刻着一句话:“这里是我的心脏,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现在摘录本书一些对基督教颇有价值的论述段落,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也算是以洋人的矛攻中国基督徒的盾吧。在此我欢迎中国基督徒们大力批判伏尔泰先生! “我们为了瓷器去中国,好像我们自己没有瓷器;我们为了纺织品去中国,好像我们缺乏纺织品;我们为了一点草药汤去中国,好像我们的土地里不生长药草。作为回报,我们想让中国人昄依基督教。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热心,可我们不应该怀疑他们的古代,并告诉他们说他们是偶像崇拜者。事实上,如果一个嘉布遗会的人在蒙莫郎西的意见农舍里受到热情接待,他试图使他们相信他们就像国王的秘书一样,是新加封的贵族,他指责他们是偶像崇拜者,因为在他们的屋子里发现了两三尊备受尊敬的古城堡堡主的雕像,我们会同意他的看法吗?” 十八世纪正是中国清王朝闭关锁国妄自尊大后,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的时候,伏尔泰先生此语道出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性,从经济资源的掠夺到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奴役。时至今日西方世界一直以自己的那一套宗教价值观强加在中国人头上。
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反对君主专治,主张 开明君主制 。
伏尔泰, 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1778年),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无不是他的后辈,对他推崇备至,公认他是他们的导师。代表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伏尔泰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他曾两次被捕入狱,主张开明的民主制度,强调自由和平等。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基督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世纪。”他提倡卢梭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