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中的插花强调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具有很强的中国风格的审美,常选用的插花素材有松、竹、梅、银柳、蜡梅、南天竹、桃花、红叶、百合、菊花、荷花、紫藤等,也有用到枯枝、根材、藤条的时候。
选择花材应注意这几点:首先要考虑到使用时间的问题,应该多选用木本花材,少选用新鲜的草本花材。其次要根据茶席主题选择花材,比如为了表现告别的主题就可以选用勿忘我。为了表现四季的特点,可以选择每个季节具有代表性的花朵,比如在春天选桃花,夏天选荷花,秋天选菊花、红叶,冬天选梅、山茶。最后,应该少用色彩过于艳丽的花材,也要避免使用有香味浓重花朵,比如香水百合,有毒的花朵也不能使用,比如夹竹桃等。茶席中的插花要依托花器,在花器型与色的基础上设计插花造型的结构和变化,花器和插花是一体的,既互相限制又彼此烘托。茶席中的插花以简约、精巧为主,同因此也决定了花器的大小和材质。为了体现原始自然的朴实之美,花器的质地一般以竹、木、草编、藤编和陶瓷为主,器型分为瓶、盆、缸、筒、碗、篮和自由式花器。选取花器的时候要注意色调和质感要与茶室的氛围相调和,而且还要便于悬挂和摆放。
茶与花兼性相宜,心性相融,教人崇幽尚静,清心寡欲,进而修身养性,达到心灵的升华。纯真、质朴、清灵、脱俗、清简,为茶道插花追求之精神。茶道插花一词起源于日本,是在茶室这一特定的场所作为花卉装饰品而出现的,现代茶道插花可谓是东方式插花的一朵奇葩,既延续了东方式插花的艺术风格,又融入了茶道之神性,别具特点。它的清新、它的雅致以及它的野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插花最早出现在汉代佛教活动中,到了宋代,插花技艺就与茶艺、挂画、焚香一起被称为“四艺”,同时摆于茶席之中。茶艺中的插花是为了体现茶道精神而存在的,不同于一般的宫廷插花、宗教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生活插花。它崇尚自然,追求精致秀雅的风格,与茶席上的茶器一 起构成深刻的寓意。茶席上的插花不需要太艳丽繁复的花朵,只需要一两枝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追求线条、构图的美和变化,以达到朴素大方、清雅脱俗的艺术效果。茶艺中的插花强调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具有很强的中国风格的审美,常选用的插花素材有松、竹、梅、银柳、蜡梅、南天竹、桃花、红叶、百合、菊花、荷花、紫藤等,也有用到枯枝、根材、藤条的时候。
茶室插花的首要特点是“立意取材,意在花先”。文学艺术有其相通之处,为了使茶艺插花作品能融自然之美于茶事活动之中,要求插花应像绘画或诗文创作那样强调“意在笔先”一样,强调“意在花先”。插花之前,首先根据茶艺主题进行艺术构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立意”。古人讲“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茶艺插花创作时首先应力求立意奇巧高远,然后再根据立意去选择最适当的花草。当然,在插花艺术创作中,立意是十分艰难的过程。但是,如果没有恰当的立意,插花便只能成为万紫千红的堆砌,甚至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