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日本、朝鲜、越南为什么要套借用汉字呢?优质

781次浏览| 2022-07-30 00:27:32 更新
来源:互联网
4个回答
满意答案
272 0

不系舟回答:因为在古代,中西方之间除了中国有机会通过“丝绸之路”,假道经过中亚、西亚跟中东阿拉伯世界、欧洲进行商贸文化交流外。日本、朝鲜、越南三国由于受限于当时交通险阻与国力,除了与宗主国保持朝贡之外,均无机会与西方直接打交道,即便想学也没有机会学习西方的拼音字母来拼写各自的语言。它们皆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又称“中华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在古代,国家疆土变动易常频繁,很多民族也都是跨国界的(如栗粟族,整个中南半岛各国的族称都一致),其民族和语言本来就有许多相同之处,很难具体分清楚其归属。所以在东亚、尤其是东南亚各国语言基本上都属于受汉语影响的汉藏语系的南系。与西方印欧语系的语言属于两个不相同的语言体系,也没有什么可借鉴之处。其语音属于单歇语;词汇属于单纯词,多以单音或双音词为主。中古以前,这三个国家均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即便有自己的语言也深受古汉语语音的影响,多以单、双音为主进行组词。根据研究古汉语对越南、朝鲜、日本语的影响,他们语言中的汉语词汇高达60%左右,并多以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也就是说,在鸦片战争之前,这些国家对西方的的认识多从中文转译过去。如德国这个国名,当时清朝人译为“独逸()”,不论是日语、朝语还是越语,都用“独逸”表示“德意志”。美国称为“花旗”或“米国”。去汉字化后,其译音词还是这个词的借音。如越语把美国称为“Hõp Chung Quôc Hoa Ky 对应的汉字为合众国花旗”延用至今。朝韩日三国皆把美国成写米国(读音如汉语为Mi Geku みいこく)。在秦汉时期及以后,就有中原士族举族大举南下播迁东南半岛至安南,东进朝鲜落籍,或再渡海进入东瀛。在这三个国家中,汉字和中华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儒学)最早传入越南,朝鲜次之,最后才是日本。唐朝时,唐僧从印度取经带回大量梵文佛经。按理说也已经将梵文的拼音方法带回中原。并由唐僧教授梵文,并由朝廷出资组织懂梵文学者将浩瀚的梵文经典翻译成汉文佛经。但是当时唐人并没有从梵文拼音中受到启发而发明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古代的汉语拼音字母方案,而仍坚持使用以两个汉字来反切另一个汉字读音的落后拼读方式。这不能不说是古代中国文化的一种错失。而三个国家从中原仅仅接受了彿教和现成的汉译佛经,但是他们也并没有将当时相对先进的梵文拼音的知识学去。直至近代,他们仅仅从汉语中汲取营养。因此越南文字经历了汉字、字喃(Chû′Nõm)和拉丁拼音文字三个阶段。公元前汉字首先传入越南,14世越南纪仿照汉字创造了越南形声字(也有会意、假借),称为“字喃”,用以书写越南语的本民族文学作品。这样字喃结合汉字长期并用,但始终未能排除汉字的统治地位。包括《大越南史》和国家典籍、科举考试都仍使用汉文进行。17世纪欧洲葡萄牙、法国等传教士拟定多套拉丁化的越语拼音方案,并将《圣经》用拉丁字母拼写成越语在安南传教,其中法国传教士A.de罗德(1591-1660)方案被接受,经过修改成为今天越南的国语文字。1885年(乙酉 清同治十一年 越南咸宜元年)越南南方首先沦为法国殖民地,中小学开始教学拼音文字。1945年(乙酉 民国三十四年 越南保大廿一年)越南成立民主共和国,以新文字为法定文字,彻底废除汉语。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空前强大,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汉语已被全世界所接受。所以越南知识界多次要求当局恢复汉语。曾有多名副总理等高官要求恢复汉字教学。朝鲜也一样,使用汉字约有千七八百年之久。起初用汉字文言文。8世纪时,用汉字的语音切拼朝鲜语,称为“乡歌”或“乡札”。尔后又用汉字写成朝汉混合文字,其中有的是汉字汉义,有的是汉字记朝鲜语音(主要是虚词),语法则根据朝鲜语法,称为“吏读”。到15世纪,朝鲜世宗大王(李祹)为启迪民智,要求有更完备的文字,于是命郑麟趾等文臣根据汉字偏旁,人为制订了一套含有28个音素的字母表,1446年(丙寅 明正统十一年 朝鲜世宗廿八年)以《训民正音》一书刊印公布。现在用40个字母,其中21个表示原音,19个表示辅音。人们统称之为“谚文(Öm-mun)”(即通俗文字之意)。这套拼音文字仍然模仿汉字字形,用左右上下组合,排列成朝鲜拼音方块字的一套间架结构,近似汉字形体。与汉文日文一样,同样能用于书法也很美观。基本上与朝语当用汉字一对一地对音。每个朝鲜方块字代表一个音节。历代相承,累积有1万多个方块字之多,现代通用的仅需要2700~3500个。由于朝语同音词相当多,该方块字并不具有表意功能,长期不用后,后人已经无法释读,只知其音而不知其意。这就是朝鲜拼音文字的明显不足和缺点。也为以后需要恢复汉字埋下伏笔。而且朝鲜的贵族和两班阶级也视谚文为下里巴人粗俗语言,不屑使用。他们仍乐意于使用汉字作文诗赋和进行科举考试。故谚文仅在民间庶民中使用。1895年(乙未 清光绪廿一年 朝鲜行清年号 日本明治廿八年)后,朝鲜被日本殖民,日本在朝鲜半岛强制推行日文(日文中有很多汉字)。所以日语和汉字谚文混合体成为半岛通用的公文法定文字。从语言学角度而言,朝鲜拼音文字应当说还是一套较成功的拼音文字。它的表音能力甚至强过西方所有的拼音文字。前一段还传说这套韩文拼音字母在南太平洋小国东帝汶推行颇受欢迎,韩国人还沾沾自喜。二战结束后,北朝鲜在1948年(戊子 民国卅七年 日本昭和廿三年)废除汉字,以纯粹谚文作为法定文字。南朝鲜则仍旧使用汉字谚文混合体,但把汉字减少到1900多个,一般出版物很多全部用“谚文”。1971年后,朴正熙下令全部使用朝鲜拼音文字。(但在韩国,身份证、法律文书和《大韩民国宪法》仍然在可能会产生歧义的地方加注汉字)。此时,韩国为了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将朝鲜文改称为韩国文,简称韩文;朝鲜语改称为韩国语,简称韩语。并且废除所谓“谚文”的称谓,统称为“韩(国)文”。日本由于隔海与中原相望,所以汉字传入东赢远较越南朝鲜来得迟。所以日本学习汉字、汉文大约始于3世纪。汉字先在宫廷和贵族士族中流行。日本先把汉字当成记音字母,记录日本语,写成诗歌(和歌)。或者跟表意的汉字混用记载历史。起初用汉字记音,后来把汉字简化,取其偏旁创造出日语的音节字母,称为“假名(かな kana)”。假名字母表称为“五十音图”。有两种形式,楷书体叫做“片假名(かたかな katakana)”草书体叫做“平假名(へいかな heikana)”。到7世纪,出现夹用汉字而以假名为主的日文著作。日本也仿照汉字创造一些日本专用的汉字,即所谓“倭字(わじwaji)”,后改称“国字(こくじkokuji)”,为数不多,如:沢>泽;仏>佛。1868年(戊辰清同治七年 日本明治元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有意识地进行文字改革。推广以江戸(えど Edo 即东京)语音为标准的国语。一般读物中的汉字全部在旁边注上假名,实行读音统一。小学国语课本从半文半白的文体改为口语化的文体。日本的文改运动在1866年(丙寅 日本庆应二年)提出废除汉字,1872年(壬申 明治五年)提出改用罗马字,1973年(癸丑昭和四十八年)提出限制当用汉字字数。日本“国语审议会”拟定的“当用汉字表”共计1850个汉字。1946年(丙戌昭和廿一年)由内阁公布,后来在1981年(辛酉 昭和五十五年)改为“常用汉字表”共计1945个汉字,政府公文和一般出版物所用的汉字以此为度。小学课本只限八九百个汉字,“常用汉字表”有许多简体字,(就跟中国一样,有的跟中国不一样)。同时整理并规范了假名的用法。日语罗马字起初有美国语言学家赫本兹(Hepburn)设计的“黑奔式(Hepburn System)。后来日本学者另定“日本式”,使拉丁字母更科学地表示日语读音。1937年(丁丑 昭和十二年)正式公布“训令式”,以“日本式”为基础而略作修正。国际标准化组织已采用“训令式”作为书写日语的国际标准。但是日本铁道、外交、商务等习惯用“黑奔式”。今天日本的正式文字是汉字与假名的混合体。全用假名不是正式文字(原多在电报中使用)。罗马字是辅助的拼音工具。时至今日,这三个国家中,尤其是越南、朝鲜、韩国,他们已经后悔当初废除汉字的愚蠢作法。具体表现在这几个原属“中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汉语和汉字的恢复和普及。日本也已经放宽了对汉字的使用的限制。在网络上,甚至发明了一种“假中文”(整篇文章使用日文语法结构,但不用任何一个假名,全部使用当用汉字书写。这样所谓“假中文”式的文章,不但日本上年纪的人看得懂,即便是不懂日文的中国人也能看懂其中一大半)

首先来看日、朝、越三国汉字的使用范围。 (1) 现代日语是汉字和假名混合书写的,其中的汉字有音读、训读两种读法。音读者往往就是汉语借词,汉字既表音又表意(如「漢字」かんじ);训读者多为日语固有词,汉字只表意不表音(如「山」やま)。而历史上,在假名出现之前,曾经有过「万叶假名」,即日语的每个音节都用读音与之相似的汉字来书写(如用「留」代表る的音)。在万叶假名中,汉字只表音不表意。 (2) 现代朝鲜语不使用汉字了,但在不久(半个世纪)之前,朝鲜语也是汉字和谚文混合书写的。与现代日语不同的是,朝鲜语中的汉字只有音读,既表音又表意;朝鲜语固有词不用汉字书写。更早的历史上,朝鲜语中也有过「吏读」,即借汉字来表音,类似于日语的「万叶假名」。 (3) 现代越南语也不使用汉字了,但历史上越南语曾使用「汉喃」书写。「汉喃」包括汉字和喃字。汉字大部分都是类似于日语中的音读汉字,既表音又表意(如「中国」TrungQuốc);个别字类似于训读,只表意,而读音是越南语固有词(如「家」nhà);也有一部分汉字是假借字,只表音,跟词义无关(如「别」biết是「知道」的意思)。「喃字」为越南自创,相当一部分喃字的造字法是把音旁和意旁捏在一起成为一个字,如「名先」(tên,「名字」的意思)就是由音旁「先」和意旁「名」捏在一起构成的。日、朝、越三国中汉字的共同用法是既表音又表意,即汉语借词。下面着重来看汉语借词在三国中的异同之处。 (1) 从传入时间上来看,三国的汉字音的主要传入时间都是唐朝。具体来说,日语中汉字有两套主要读音——吴音和汉音。吴音来自南北朝时期,应用范围较窄,主要用于佛教词汇;汉音来自唐朝,应用范围极广;此后还有零星的读音传入,但已不成系统。朝鲜语汉字音的传入时间有争议,但唐朝的可能性较高。越南语在汉、唐两次被中国统治的时期都传入了汉字音,汉朝传入得较少,唐朝传入得很多。(参考:吳音漢音朝鮮漢字音古漢越語漢越音)(注:  @入以巳纠正说,越南语汉字音形成时间较晚,约在10世纪) (2) 从发音上来看,由于日、朝、越的汉字音主要都是在唐朝传入的,所以它们都来自中古汉语。三种语言根据各自的音系特点,保留了中古汉语的部分特征,例如入声韵尾在朝鲜语、越南语中都有完整保留,在日语中-p韵尾曾经保留,现在已经消失。值得一提的是,日语中的拗音就是在汉字音大量传入的时候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模拟复杂的中古汉语音系。 (3) 从构词上来看,日、朝、越都有一些汉字词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如「护士」一词,朝鲜语称为「看護師」(간호사);日本曾根据性别区分「看護師」(かんごし)与「看護婦」(かんごふ),现统一称为「看護師」(かんごし);越南语称为「醫佐」(y tá)。与现代汉语相比,日、朝、越语中有不少汉字词显得比较「古雅」(参见: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保留的汉字词中有哪些较古雅的说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创造了不少汉字词(如「社会」等),后来这些词又传播到了汉、朝、越语中去。

185 0

日本对训读的极端热爱,和朝鲜越南因为没有稳定的训读,而最终抛弃了汉字(被汉字抛弃)先讲越南,这个是最简单的交趾本来是唐朝藩镇,人名地名都按中原方式一字一音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汉字对地方土语是天然的敌视,由于雅言、文言的强大势力,又由于汉字「越晚越繁」「叠床架屋」的特性,中古之后的地方土语,往往只能作为笔画繁多的怪字,在后期加入文本今日人们看到粤方言字普遍有这种感觉,本身就是中国地方土语(尤其是非官话)在汉字的等级结构中,处于底层的一个结果越南语由于在语言学上,连汉语方言都不是,所以他在华夏汉字逻辑的等级中,处在最下层汉语方言再怎么土,也是「一二三四五」,越南语却是如果问为什么越南语不把数词训读成「一二三四五」,那古代越南精英是不答应的因为在他们眼中,「一二三四五」就得读成汉音越南的人名、地名,用土语起,就不会用汉字写,而是写自己的土字这样一来,百姓最常用的词汇,却比抽象的汉借词还难写,这套文字在近代被抛弃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135 0

日本人没有过分喜欢训读,这是部分左(或者右,我分不清)的日本人的态度,实际上日本语振兴协会还有政府(包括安倍晋三)是支持汉字音读化进程的,也没有被汉字抛弃一说,越南(法)韩半岛(美苏)就是为了去中国化,于是被日本看不起了,事实证明也很失败,比如韩国人要学汉字和恢復使用部分汉字。有什么共性?可以写成汉字的都写成汉字并去掉喃文,谚文,假名字之后,除了部分词语不同,几乎有其完全一致性。韩半岛用词更文雅官方,日语发音更亲民,越南用词比较低俗。

收到781个赞
最新文章
日本、朝鲜、越南为什么要套借用汉字呢?
日本、朝鲜、越南为什么要套借用汉字呢?
追剧小科普07-30
老徐有看法儿
老徐有看法儿
781
你的摘抄本中哪些内容可以拿出来秀一秀?
你的摘抄本中哪些内容可以拿出来秀一秀?
追剧小科普07-30
卓然影业
卓然影业
745
纸类和塑料瓶回收后都有什么用?
纸类和塑料瓶回收后都有什么用?
追剧小科普07-30
娱乐大雄
娱乐大雄
346
如何快速高效地读完一本书?
如何快速高效地读完一本书?
追剧小科普07-30
电竞一条龙
电竞一条龙
478
我国第一部小说总集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小说总集是什么?
追剧小科普07-30
娱乐影视大荟萃
娱乐影视大荟萃
869
上古四大凶兽是哪些?
上古四大凶兽是哪些?
追剧小科普07-30
快乐分享游戏
快乐分享游戏
684
乙炔都会有哪些特点?
乙炔都会有哪些特点?
追剧小科普07-30
吃鸡的小牛
吃鸡的小牛
551
为什么动物普遍是二倍体?
为什么动物普遍是二倍体?
追剧小科普07-30
狐狸说娱
狐狸说娱
512
如何评价高行健的话剧《绝对信号》。
如何评价高行健的话剧《绝对信号》。
追剧小科普07-30
游戏电竞大玩家
游戏电竞大玩家
745
网页设计中, 最常用的字体?
网页设计中, 最常用的字体?
追剧小科普07-30
王者老丁
王者老丁
216

王者老丁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