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虫,或者原生生物,在演化上不是一个好的概念,它们只因为unicellular被分到了一起,但彼此的演化关系未必近,而Fungi是有共同祖先的。基因组学已经改变了分类学,对于这种问题,讨论系统发生树的公共节点比较合适,而树里没有叫“原虫”的节点,所以讨论起来比较复杂,你要问“不把某个生物当作真菌的理由是什么”可能更加容易。
如果要求放宽一些,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讨论的,就拿题主说的Cryptosporidium parvum为例,它属于顶复动物亚门Apicomplexa,囊泡虫总门Alveolata,SAR超类群。这里假设把它们都处理成单系群,如果有新的结果我也不管了……
SAR超类群的生物应该仍然属于大家公认的原虫,我们忽略掉这一支内部的进化事件,继续往上追。Hacrobia和SAR以及一堆关系比较乱的门被归于色藻界Chromista,再往上我们找到了Plants+HC+SAR megagroup,你会发现相对于真菌,SAR里的虫子们已经和植物比较近了。
所以我们需要关注一下SAR这个超类群从该metagroup独立出来的演化事件。(坑)
把Excavata等等也加到这个大树里面,我们把他们整个归于双鞭毛生物Bikont;与之对应的是单鞭毛生物Unikont,真菌在Unikont里面(这也是人类和白菜最大的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关注一下Unikont和Bikont分歧的演化事件(坑)。
Unikont中,省略掉一些过程后,Amoebozoa和Obzoa分开,然后Obzoa中,Opisthokonta分歧出来,然后Opisthokonta中,菌物总界Holozoa和动物总界Holomycota分开,再在Holozoa中独立出真菌。
自上而下建立一个物种的概念是很不自然/靠谱的,但每一次分歧都会带来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说一个东西是真菌,意味着它首先是单鞭毛生物Unikont(排除掉你说的一堆原虫),之后必须是后鞭毛生物Opisthokont(排除掉变形虫,应该也被当作原虫),之后就是更细致的工作了。
但是,自从有了分子演化的工具,我们已经几乎不需要从树根开始对物种分类了。特别是单系群,说一个新东西是真菌,可能相当于说它的基因组和现有的真菌的差异,小于真菌内部基因组的差异。
临床医生的教育与训练方向,医学院上学的时候学的微生物其实应该是病原微生物学,我开玩笑叫做“只讲咬人的动物”。这个很有效,但是有时候会让我们失去一个大的知识框架。
我教学生的时候,经常涉及到要讲到真菌引起的感染、原虫引起的感染,无论是我自己问自己,还是同学问我:“真菌和原虫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 我就不能充分解答了,求高人解答一下哦。
我现在能够知道的是,都是真核生物,是共同点。原虫似乎没有细胞壁,而且是可以自养的。真菌有几丁质细胞壁,据说都是异养的。当年有一些微生物还很难区分是真菌还是原虫,比如引起腹泻的 隐孢子虫(菌)Cryptosporidium parvum。
真菌是单系群,也就是所有真菌的最近共同祖先的后代也都是真菌。不过这里说的真菌不包括卵菌和黏菌什么的。
原虫是多系群,分类学上的地位可能多种多样。所有原虫的最近共同祖先的后代包括了许多非原虫类的生物。
从特征上来说,真菌有细胞壁,而且许多真菌是多细胞的,从这一点上就和原虫完全不同了。
单细胞真菌主要就是酵母,和原虫也很容易区别开吧。
它们都是真核生物,不过真菌自成一门,原虫属于真核动物,真菌有几丁质细胞壁,而原虫没有;形态上它们也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多数为菌丝体后者与细胞形态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