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每日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来说必不可少。
微量元素(traceelement),又名痕量元素,未有统一认可的定义。习惯上把研究体系(矿物岩石等)中元素含量大于1%称为常量元素或主要元素(majorelement),把含量在1%-0.1%之间等那些元素称为次要元素(minor,subordinate)元素,而把含量小于0.1%称为微量元素,或称痕量元素。有人把次要元素也看作微量元素,这取决于研究者的兴趣和对研究问题的帮助。有人认为,在地壳和地球物理中除了O、Si、Al、Fe等几个丰度最大等元素外,其余的可称为微量元素。我们又把中存在量极少,低于重0.01%,称为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生理功能,并且必须通过食物摄取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所谓微量元素也是相对的,因研究对象不同而异。例如,在伟晶岩中,许多地壳丰度极低的元素可以达到相当程度的富集。如一般情况下锆属于微量元素,但是在锆石中它成为主要元素。多数场合下元素钾、钠是常量元素,但在陨石中它们的含量属于微量元素,而镍则被视为主要元素。因此,当我们讨论微量元素时,必需要指出其所在的体系。
猪除需要钾、磷、氮等元素作为养料外,还需要吸收极少量的铁、硼、砷、锰、铜、钴、钼等元素作为养料,这些需要量极少的,但是又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元素,叫做微量元素。
是由5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钙、镁、钠、钾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铁又称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对人的生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通常情况下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但大部分人往往不能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微量元素。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
大量研究表明,高剂量的铜具有刺激猪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饲喂250mg/k的铜可使猪日增重提高9.1%,饲料利用率提高7.4%。但长期使用高铜的日粮会引起猪的铜中毒,会损伤猪的肝、肾功能。锌锌是许多酶系和激素的成分,锌还参与角质蛋白的生成及皮肤中核酸与胶原蛋白合成,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它对维持免疫系统的完整性、阴阳离子交换、维持血浆中正常的VA浓度至关重要。饲料中缺锌,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食欲减退、生长停滞等症状。据有关资料报道,断奶仔猪每日对锌的需求量;3kg-5kg的25mg;2kg~10kg的50mg;生长猪一般为40mg~170mg/kg;母猪为80mg?100mg/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