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优质

226次浏览| 2022-07-30 04:53:58 更新
来源:互联网
3个回答
满意答案

中国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 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纸、笔、墨、砚。

纸,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纸寿千年”的声誉。

毛笔,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所以至今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自元代以来,浙江湖州生产的具有“尖、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笔品种。

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

砚,俗称砚台,是中国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洮砚、端砚、歙砚和澄泥砚。古代中国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文房四宝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 又为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中国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21 0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文房四宝”指纸、墨、笔、砚四类书画用具,已是今人皆知的常识.但“文房四宝”一辞源自何者?源起何时?却尚有未尽之解.比如《辞海》“文房四宝”辞目的说法,便是如此:“旧时对纸、墨、笔、砚四种文具的统称.文房谓书房,北宋苏易简著《文房四谱》,一名《文房四宝谱》,叙述这四种文具的品类和故实等.”

217 0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宣城市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

收到226个赞
最新文章
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追剧小科普07-30
阿东的生活
阿东的生活
226
清代著名藏书家徐乾学一生的藏书有多少呢?
清代著名藏书家徐乾学一生的藏书有多少呢?
追剧小科普07-30
王者小小贝
王者小小贝
486
《笑傲江湖》笑沧海,傲江湖你明白了吗?
《笑傲江湖》笑沧海,傲江湖你明白了吗?
追剧小科普07-30
明星那些事儿
明星那些事儿
869
《真实的谎言》到底讲了什么呢?
《真实的谎言》到底讲了什么呢?
追剧小科普07-30
吃瓜电竞
吃瓜电竞
888
南怀瑾的书有学术价值吗?南怀瑾的书有学术价值吗?
南怀瑾的书有学术价值吗?南怀瑾的书有学术价值吗?
追剧小科普07-30
王者老丁
王者老丁
341
武大郎怎么死的:被潘金莲毒死还是西门庆踢死?
武大郎怎么死的:被潘金莲毒死还是西门庆踢死?
追剧小科普07-30
爱农帮
爱农帮
543
鲁迅活在当前会生活成什么样子呢?
鲁迅活在当前会生活成什么样子呢?
追剧小科普07-30
虚空先知者
虚空先知者
698
姜昆再讲虎口脱险合理嘛?
姜昆再讲虎口脱险合理嘛?
追剧小科普07-30
毒奶粉玩家资讯
毒奶粉玩家资讯
498
如何施展语言和文学天赋?
如何施展语言和文学天赋?
追剧小科普07-30
乔治的王者梦
乔治的王者梦
520
培养好习惯的奥妙在哪里?
培养好习惯的奥妙在哪里?
追剧小科普07-30
大话戏游记
大话戏游记
224

大话戏游记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