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如何从制作工艺上鉴定古陶器?优质

986次浏览| 2022-07-30 06:38:28 更新
来源:互联网
3个回答
满意答案

我国的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极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外,地下出土物中要数陶器最为丰富。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器也和对其它文物一样,制作了一些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下子也难以搞清。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就需要研究陶器的演变规律,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进行准确的科学鉴定。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陶器的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古陶器鉴定。

每一种古代陶器,都有一定的出土地点和分布范围。例如,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遗址中出土不少非常精美的彩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明珠。其后考古学家又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北、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类似仰韶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心地区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西王村四个类型。因此一提起彩陶,或得着一件彩陶器就会立刻想到它的产地和范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河姆渡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属于黑陶,尤其是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器壁极薄且光滑,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凡遇漆黑光亮的蛋壳陶,肯定是山东龙山文化之物。几何印纹硬陶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很兴盛,春秋和战国时期仍在继续发展,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凡遇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烧成温度比较高,叩之能发出金属声,器表拍印有几何纹饰的一些贮盛器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品。可见,掌握每件陶器的出土地点、分布范围和流传的经过等等,对鉴定陶器的时代、真伪和价值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196 0

陶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与瓷器、玉器、古砚上的纹饰一样,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鉴定陶器时的参考因素。如商代早、中、晚期的陶器在图案花纹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商代早期陶器多见细绳纹,少见饕餮纹;中期则饕餮纹十分盛行;晚期饕餮纹非常罕见,绳纹又重新兴起,但比商周早期的粗。西周早期的绳纹与商代晚期不同,成组的竖形粗绳纹增多;中期除了绳纹外,又出现了瓦纹(即凹沟纹);晚期素面增多,绳纹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时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为多,并盛行暗纹,绳纹不常见了。部分彩陶下腹部有“十”、“一”、“○”、“丨”、“卐”等花纹符号的,肯定是甘肃临洮马家窑的产品,而不是其它仰韶文化的产品。可见对各时期陶器上图案花纹的了解和研究,是有助于陶器鉴定的。

150 0

陶器和瓷器一样,都非常重视胎质的研究。分析胎色、胎质的掺和料也是鉴定陶器的方法之一。道理很简单,一些器物尽管在外形、纹饰上比较相似,但一对比陶胳,就能找出差异。如商代白陶的胎质和器表里均呈白色,洁白细腻,质地坚硬。灰陶从胎色上看,中期的陶器有黑皮泥质陶,早期和晚期不见黑皮陶。西周胎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亦有少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陶。春秋前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但陶质与西周相比较为细腻;后期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但陶质比较粗疏。不看其它的条件,仅从胎质上即可分出商代、西周和春秋前后期的陶器的时代性。

收到986个赞
最新文章
如何从制作工艺上鉴定古陶器?
如何从制作工艺上鉴定古陶器?
追剧小科普07-30
微视天堂
微视天堂
986
茶的古书记事是什么?
茶的古书记事是什么?
追剧小科普07-30
大梦空间
大梦空间
700
哪座山最有可能是神话里的不周山?
哪座山最有可能是神话里的不周山?
追剧小科普07-30
笔观三农
笔观三农
206
茶在欧洲传播的途径是什么?
茶在欧洲传播的途径是什么?
追剧小科普07-30
lol资讯君
lol资讯君
596
和服最接近中国哪个时期的服饰?
和服最接近中国哪个时期的服饰?
追剧小科普07-30
娱乐影视大荟萃
娱乐影视大荟萃
931
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追剧小科普07-30
日日聊游戏
日日聊游戏
901
鬼子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鬼子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追剧小科普07-30
窑哥电竞
窑哥电竞
508
古代到底有哪些桌游供古人消遣呢?
古代到底有哪些桌游供古人消遣呢?
追剧小科普07-30
农医生资讯
农医生资讯
530
过年的习俗及由来是什么?
过年的习俗及由来是什么?
追剧小科普07-30
电影时代
电影时代
283
古代诗词中夏服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古代诗词中夏服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追剧小科普07-30
河马电影
河马电影
540

河马电影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